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蘋果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是導致蘋果早期落葉的主要病害。近年來,褐斑病在關中西部蘋果主產區逐年加重為害,已成為影響蘋果生產的主要病害。褐斑病的重發易形成早期落葉病發生,嚴重影響當年果實后期生長,降低果品等級;影響花芽分化,使來年花芽質量下降,抗抑能力差嚴重消弱樹勢,致使各種病蟲害加重發生。
一、褐斑病的發生與危害癥狀
蘋果褐斑病菌主要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帶病落葉上越冬。越冬存活后的病菌在翌年春季適宜的氣候條件下,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初侵染病斑主要發生的樹體的下部,接近地面的葉片上,再侵染隨雨水濺散逐漸向上蔓延。因此,褐斑病的發病順序為,接近地面的葉片→內堂基部葉片→內堂葉片→樹冠外圍葉片。褐斑病的田間分布主要取決越冬菌原的分布,有明顯的發病中心。由于病源菌傳播距離近,單位面積上的病菌數量往往很大。內堂枝發病時,一個葉片上常有幾百個病斑,葉片發病后很快脫落。
在關中西部蘋果產區,5-6月份為褐斑病的初侵染期,5月上中旬可見到褐斑病葉,6月份為病源菌的快速積累期,初侵染形成的病斑產生大量分生孢子,不斷進行再侵染,導致病源菌大量積累和病害流行,病害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
二、褐斑病的控制
控制褐斑病,應采用農業措施與藥劑防治并重,進行綜合防治。
1、清除病源。褐斑病菌主要在落葉上越冬,清除果園內及果園附近的病落葉可大大減少越冬菌源。蘋果萌芽前徹底清理果園殘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5-6月份褐斑病零星發生時,早期侵染病斑比較集中,多在樹冠下部,,摘除病葉,并撿拾落地病葉,帶出田外銷毀,能大大減少再侵染的病菌,延緩大量落葉時間。
2、果園管理。春季剪除莖基部的叢生枝和低于離地面 50cm 以下的枝條,可減少初侵染數量,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合理修剪,可增加果園的透光條件,降低園內的相對濕度,縮短葉面的結露時間,能有效減少病菌的侵染量。合理肥水,能增強樹勢,延緩發病葉片的脫落速度。
3、藥劑防治。蘋果褐斑病高發期雖出現在7-8月份,但防治的關鍵時期卻是在雨季到來之前的生長期。一般防治應在做好病情預測的同時,抓好蘋果落花后至5月底這個時期,這期間如果出現降雨量大于 5mm ,持續時間超過24hr連續陰雨,雨后1周內應噴施內吸治療劑,連續用藥的間隔期不少于10天。6月上旬,需施用一次內吸治療劑,時間應選擇在雨后;6月中旬在雨季節來臨之前,需噴一次保護劑,理想的藥劑是波爾多液。7-8月份雨季結束之前,應根據果園內的發病情況進行防治,這期間如果病葉率達到或超過1%,需要連續用藥1-3次,每10-15天一次,提倡內吸劑和保護劑交替使用。
防治蘋果褐斑病生產上主要是交替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治療性殺菌劑。從7月初開始,要每隔10-15天用藥一次,直到9月上旬,連續陰雨時及時補噴,不但可能有效地防治褐斑病,而且對輪紋病、炭疽病都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保護劑首選波爾多液,波爾多液最大的優點是耐雨水沖涮,持效期長,尤其適合7-8月份的連續陰雨季節使用。但果實膨大前使用波爾多液易產生藥害。內吸治療劑首選藥劑是三唑類殺菌劑,如金力士、凱歌、苯醚甲環唑、嘧菌酯等,其次是苯并咪唑類藥劑,如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為了在陰雨天提高藥效和延長藥效,可加入高效助劑、延緩劑(如柔水通、林生保葉延緩劑、滲展寶等),可延長殺菌劑的持效期10天左右,能減少施藥次數和農藥使用量。在病源菌侵染后的7天之內噴施,可有效的控制病菌擴展和病害的發生。在噴殺菌劑的同時混配適當的殺蟲劑防治蚜蟲、紅蜘蛛、金紋細蛾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