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蘋果蠹蛾是一種具有毀滅性的重要害蟲,因此被列為國內外檢疫對象。目前已經在我國新疆、甘肅、黑龍江、遼寧、內蒙、寧夏等地發生。與我省近鄰的陜西省已先后3次在調入的加工果中截獲了蘋果蠹蛾幼蟲,并多次在果汁加工廠周圍誘捕到了越冬代成蟲。蘋果蠹蛾疫情的擴散態勢嚴重威脅著我省果業生產安全。為了有效阻截蘋果蠹蛾疫情傳入我縣,技術指導員提醒科技示范戶及廣大果農朋友,必須高度警惕,密切關注自家的果園,加強蘋果蠹蛾的監測工作。一、蘋果蠹蛾的識別1.卵。橢圓形,長1.1~1.2毫米,寬0.9~1毫米,極扁平,中央部分略隆起,初產時像一點薄蠟滴。隨著胚胎發育,中央部分呈黃色 ,并顯出一圈斷續的紅色斑點,后連成整圈,孵化前能透見幼蟲,卵多產在樹冠上層的果實胴部及葉面上。2.幼蟲。老熟幼蟲體長14~20毫米。初齡幼蟲體淡黃白色,稍大變淡紅色,長成后呈紅色,背面色深,腹面色淺。3.蛹。體長7~10毫米,全體黃褐色。4.成蟲。體長8毫米,翅展15~22毫米,全體灰褐色而帶紫色光澤,雌蛾色淡,雄蛾色深。前翅臀角處有深褐色大圓斑,內有3條青銅色條紋(這是識別此蟲的主要特征)。二、蘋果蠹蛾的為害情況蘋果蠹蛾是為害嚴重而且較難防治的蘋果大害蟲。主要為害蘋果和梨,此外還可為害桃、杏、櫻桃等植物。蘋果蠹蛾主要以幼蟲蛀果為害,使果實品質降低或失去食用價值。初孵幼蟲自果實表面蛀入取食果肉,3齡幼蟲進入種室取食種子,發育成熟后向果實表面蛀食脫果,轉而為害果叢附近的其他果實。幼蟲在果內為害約30天。幼蟲有轉果為害的習性,一只幼蟲可為害2~4個果實。被蘋果蠹蛾蛀食的果實往往脫落,為害嚴重時造成大量落果,對蘋果產量影響很大。三、蘋果蠹蛾的生活習性該蟲在我國一年可發生2~3代。以老熟幼蟲在開裂的老樹皮下、斷樹的裂縫、樹干的分枝處、樹干或樹根附近的樹洞、支撐樹干的支柱以及其他有縫隙的地方吐絲作繭越冬。第一代為害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為害期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蟲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羽化。成蟲羽化后1~2天進行交尾產卵,絕大多數在下午黃昏前交尾,個別在清晨。初產卵時,由于正值幼果期,果實表面多絨毛,因此卵多散產于葉片上,隨著果實長大,果面日趨光滑,此時雌蟲才將大量的卵產于果實上。成蟲最喜產卵于蘋果、花紅等晚熟品種上,其次為梨,以種植稀疏、樹冠四周空曠、向陽面的果樹樹冠上層產卵較多。幼蟲從孵化開始至老熟脫果止,完成整個幼蟲期平均需要28~30天。雖然蘋果蠹蛾還未進入山西境內,但我們必須提高警惕,把好山西的南大門,嚴格遵循植保工作方針,切實做到預防為主。希望廣大果農一旦發現可疑癥狀,要及時和農委植保站聯系,以便阻截和封鎖這種檢疫性有害生物,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共同維護蘋果這一主導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