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蘋果在貯藏期間,容易發生多種病害,引起爛果。為了幫助果農朋友盡快掌握有關技術水平,控制病害發生,降低爛果率,增加經濟收入,特撰此文,提醒大家應當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采取以下綜合防治方法為宜。一、修建窯洞基本要求土窯洞易修建,投資少,凡合格的,爛果率很輕。應選在土層堅硬、深厚、地下水位低的陰面地帶修建窯洞。在平地上往下開挖地下土窯洞,其垂直園簡直徑為1米左右,筒深度越深防寒性能越好,一般深度應在7米以上。然后在筒底向周圍可挖1-2個水平窯洞。二、后期管理莫要放松在果區,不少果農在果園管理上是前緊中松后不管,應當糾正這種不良習慣。一般8月以后,陰雨較多,果園病害隨之較多。因此在后期管理上應突出抓好病害防治和補鈣等,可噴50%多菌靈600倍液或噴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采前30-45天進行補鈣,可噴0.3%硝酸鈣1-2次。三、清掃果庫進行消毒在貯果前清掃國庫,然后進行消毒,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用1%福爾馬林液噴灑,密封24小時左右,再通風換氣2-3天后,再去貯果。四、選購果袋注意厚度蘋果品種不同,呼吸強度不同。為了安全貯藏,要求果袋的厚度也不同。就多數晚熟品種富士和秦冠而言,一般選購0.04-0.07毫米厚的無毒聚乙烯膜袋為宜。在此范圍內,秦冠可適當偏厚,富士可適當偏薄。果農已習慣于在比較厚的果袋上打2-3個指頭粗的小孔,以利通氣。根據科學試驗,應保持果袋內氧不低于3%,二氧化碳不高于10%。嚴格禁用含氯的果袋和過期變質的舊果袋。五、適期采收輕采輕放蘋果采收過早,就會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在貯藏期間,不易產生生理病害。采收過遲也不好,雖然著色好,但是,呼吸躍變期早來臨,蘋果不耐貯,易發綿,易誘發軟腐病和水心病等。因此,應當準確掌握蘋果的成熟期,做到適期采收,在采收過程中,一定要做到輕采輕放,盡量減少碰傷,壓傷、踩傷和刺傷。六、嚴格選果做好預冷為了減少病菌的侵染和漫延,采下的蘋果必須進行選果。各種病果、蟲果、傷果等,均應剔除,不能混裝入庫。剛采下的蘋果,由于溫度高,應放在陰涼處,降溫預冷2-3天后,再裝果袋入庫。七、貯藏之前藥液浸洗為了殺菌,減少貯藏期間病害大發生。一般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用0.1%二苯胺液,或用0.25%-0.35%乙氧基液浸洗。一般浸洗2-3分鐘。也可任選上述一種殺菌劑,用同樣濃度,進行噴霧,達到淋洗狀即可。八、分收入庫加強管理蘋果應分級裝果袋,一般分三級:即60-69、70-79、80以上。一般入庫存量可占庫總容量70%入庫和出庫,所以要分級入庫堆放。土窯洞貯藏蘋果,剛入果一月多,庫溫容易升高,應及時做好灑水降溫和通風排熱。冬天寒氣襲擊,易引起蘋果凍害,應做好防寒越冬,筒口和氣孔口都應做到白天中午開放,天黑后全部蓋嚴。要保持庫內良好溫度和濕度,大多數品種,最適宜的貯藏溫度-1-0℃,相對濕度85%-90%為宜。除了勤檢查和調整溫度和濕度以外,還要定期檢查蘋果病害發生情況。發現有病果時應及早剔除,嚴防侵染造成爛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