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草莓黃萎病是土壤病害。
1.癥狀。在小拱棚或溫室中栽培,早春2~5月收獲期間開始發病,在秋季10~11月也發病。初發病時,在外圍葉片和葉柄上形成長條形病斑,葉片失去光澤,葉緣和葉脈間開始變為黃褐色,萎蔫、干燥枯死。新嫩葉變為灰綠或淡褐色并下垂,下部葉變青,呈枯狀萎蔫直到全株死亡。與根腐病的區別是,中心柱維管束不變紅褐色,自根冠橫切,可見維管束部分全部變為褐色。在發病初期根未見異常,植株枯死后地上部分變為黑褐色并腐敗。病輕時根不腐敗,地上部分也不枯死,但植株矮小,有時植株一側枯死而另一側還生長,呈斜癱狀。植株不結果或結果但不膨大,夏季高溫條件下不發病。
2.傳播方式與發病條件。病菌寄生在病殘體內,以菌絲或厚膜孢子在土壤內存活多年,以土壤為媒介傳播病害。病菌從根部侵入植株后,沿導管上升引起植株發病,傳到葉片、匍匐莖。外界氣溫在20~25℃,土壤濕度在25%以上發病重,溫度達28℃以上停止發病。
3.防治方法。各地引種時應注意檢疫,要在無病區引種苗;土壤要消毒,病田每畝用氯化苦14~20升消毒,溫室利用夏天高溫密閉法消毒,具體做法是,在溫室地面上蓋一層塑料薄膜,晴天地溫可升至60℃以上;及早拔除病株;在定植前用20%苯來特1000~2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2000倍液浸根,還可在假植床上灌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