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草莓--水稻輪作栽培技術模式,是采用露地分株繁殖及水稻兩段育秧方式,錯開草莓與水稻的茬口期,實行平衡配套施肥,配合施用微肥,進行打葉疏花疏果,病蟲害綜合防治等田間管理,使草莓_水稻實現超“雙千”的目標,是一種高產、高效、低投入的栽培模式。草莓--水稻“雙千田”栽培模式實用于交通方便、有市場的城郊農區推廣應用。
一、品種選擇:
選擇早、中熟草莓品種,使草毒分期分批上市,以避免鮮果大上市時價格下跌。雜交中稻選擇中、晚熟品種。
二、栽培技術:
水稻、草莓另選苗床地進行集中育苗。水稻收后立即翻犁,施有機肥、整地起壟,準備栽植草莓。草莓采果結束后將莖葉翻壓于田中作綠肥,畝產鮮草量達1500kg,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和氮、磷、鉀含量。
1、草莓:
(1)整地起壟。草毒定植前先將水稻田進行深耕碎土,掏好邊溝、腰溝、十字溝,然后起壟。起壟規格為壟寬61.7cm,壟高20cm,壟溝寬48.8cm,壟上行距21.7cm,窩距23.2cm,每壟栽3行草毒。
(2)移栽。選擇無病、均勻、根系發達、白根多、葉柄長、具有6~7片葉、全苗重30~40g左右的苗定植。畝定植9000~10000窩,定植時摘掉子葉,展開根系,深栽,栽后及時澆定根水。采用小拱棚覆蓋,可促進果實提前成熟。
(3)平衡配套施肥,草毒施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以腐熟的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采用廂面撒施與窩肥相結合;追肥中添加硼肥,防畸形果;鉀肥能增加果實的光澤度,使其著色好,增加甜度和抗病力。底肥每畝施用普鈣74kg,磷酸二氫鉀25kg,草木灰50kg,硝酸銨15kg或尿素8kg,油餅25kg,三元復合肥10kg。草莓定植完后,結合中耕除草追3次肥。第一次栽后10天,苗完全成活后,淋清糞水;第二次:栽后3個月左右連同壅肥一起施清糞水。壅肥:每畝用普鈣87.5kg、三元復合肥10kg、氯化鉀10kg、硼肥15kg,并及時蓋黑色地膜;第三次:栽后4個半月?個月,揭半邊膜,用50kg清糞水兌0.2kg尿素進行淋施,每畝用12.5kg尿素,淋完及時蓋膜。最后看苗在現蕾期噴施0.1%的鋅銨鉀。
(4)打葉、疏花疏果。現蕾后及時疏去瘦小花蕾,一般每株留2~3個花序,每花序留3~5朵花(果)。留葉:一個芽留五張葉,二個芽留5~7張葉,三個芽留7~9張葉。第二批果不均勻,需進行葉面追肥,用600~800倍液的細胞分裂素和50mg/kg的赤霉素每隔10天各噴1次。
(5)病蟲防治。草莓灰霉病用1000~1500倍的速克靈粉劑防治2~3次;水傷病用800~1000倍液的大盛粉劑防治2~3次;用40%氧化樂果1200~1500倍液在開花前噴施3次防治蚜蟲、紅蜘蛛成蟲;在草莓移栽前用呋喃丹3%顆粒劑每畝用3~5kg噴施,防治根結線蟲。
2、水稻
(1)秧苗栽培技術:采用地膜兩段育秧,小苗寄栽后加強肥水管理,做到淺水勤灌,以防凍壞。大田移栽上等肥力田水稻栽植密度在1.25萬/畝,中等肥力田水稻栽植密度在1.5萬/畝以上。由于草莓田比冬閑晚栽20天左右,只有通過增加基本苗數來彌補水稻早期分蘗不足的缺陷,以獲得高產。
(2)底肥用量。草莓收完后,苗全部打入田中,進行二犁二耙,施足底肥,農家肥:500kg/畝,尿素15kg/畝,過磷酸鈣30kg/畝,氯化鉀10kg/畝。
(3)水漿管理。分蘗期以露田為主,淺水灌溉,干濕交替,深水復秧。分孽后期加深水層,控制無效分孽,確保孕穗至抽穗揚花期有水層,灌漿至乳熟期田問保持水層,蠟熟期保持濕潤,黃熟期排水
(4)追肥。用尿素4.5kg/畝或用磷酸二氫鉀0.25kg/畝,鋅銨鉀3kg/畝,兌成0.1%的水溶液噴施。
(5)中耕除草。栽秧后15~20天.第一次中耕除草,園稈拔節第二次中耕除草。
(6)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育小苗前采用強氯精藥劑浸種,減少種子帶菌,秧田期噴多效唑,使苗矮壯,噴敵克松3次控制各種病害;移栽前除掉稻田兩岸的雜草,杜絕蟲源。分蘗期有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蝗危害,每畝用25%甲胺菊脂乳油70ml兌水50kg噴霧;孕穗至破口期有穗頸稻瘟危害,可用20%的三環唑兌多菌靈、噴施寶、富士一號等噴2次。
草莓一水稻兩熟栽培方式在吸肥上能互補。一般草莓根系分布在5~20cm的土層,95%的根系分布在5cm以內的上層。而水稻92%分布在20cm以內的土層,8%分布在20cm以下的土層,這就使得深層土壤中沒有被草莓吸收的肥料能被水稻吸收利用。而且草莓本身作為綠肥翻壓于田中,也能被水稻吸收利用。這樣既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加了土壤養分的有效供給,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在施肥要注意長效肥料與速效肥料相結合,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同時配合微肥施用,既能使水稻增產,又能提高草毒品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