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癥狀。該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發病,尤以采收后發生普遍,果實成熟期發病癥狀最明顯。葉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濕情況下形成一層淡灰色的分生孢子。葉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環繞葉柄變褐,最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開始形成單個褐斑,后使果實腐爛,果肉組織變軟,呈水漬狀,失去香味和色澤,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狀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風和水傳播到其它植株上再侵染。
2、防治方法。⑴深溝高畦,實行地膜滿畦覆蓋。一般溝深30-40厘米,同時把地膜蓋在畦面上到近溝底處,以減少果實與土壤接觸發病,加快排水,減輕危害。⑵增施有機肥,適施氮、磷、鉀。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長,同時要合理密植,每畝控制在8000株以內,以利通風透光。⑶適量補充微肥,提高抗病力。在幼葉開始生長時和蕾期噴施硼酸、硫酸銅、硫酸錳等。⑷早春及時清除枯葉,減少越冬病菌。⑸藥劑防治,抓好早期預防,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噴霧,從現蕾開始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