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缺氮癥癥狀一般開始缺氮時特別是生長盛期,葉子逐漸由綠色向淡綠色轉變,隨著缺氮的加重葉片變成黃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葉略小。幼葉隨著缺氮程度的加劇,葉片反而更綠。老葉的葉柄和花萼呈微紅色,葉色較淡或呈現鋸齒狀亮紅色。土壤貧瘠且沒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雜草叢生易缺氮。
防治方法:施足底肥,以滿足春季生長期短而集中的生長特點。如發現缺氮時,每畝追施硝酸銨11.5公斤或尿素8.5公斤,施后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噴葉面肥0.3%―0.5%的尿素溶液1―2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
二、缺磷癥癥狀植株生長弱、發育緩慢、葉色帶青銅暗綠色。缺磷加重時,上部葉片外觀呈現紫紅的斑點,較老葉片也有這種特征。缺磷植株上的花和果比正常植株小。含鈣較多或酸度高的土壤以及疏松的沙土或有機質多的土壤易發生缺磷現象。
防治方法:在植株開始出現癥狀時,應對葉面噴施1%的過磷酸鈣澄清液或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隔7―10天噴一次,每畝噴肥50公斤。
三、缺鉀癥癥狀草莓開始缺鉀的癥狀常發生于新成熟的上部葉片。葉片邊緣常出現黑色、褐色和干枯繼而為灼傷,還在大多數葉片的葉脈之間向中心發展,老葉片受害嚴重。光照會加重葉片灼傷,所以缺鉀常與“日灼”相混淆。灼傷的葉片真葉柄常發展成棕色到暗棕色,有輕度損害,后逐漸凋萎。缺鉀草莓的果實顏色淺、味道差。
防治方法:施用充足的有機肥料,每畝追施硫酸鉀7.5公斤左右;也可葉面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隔7―10天噴一次,每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
四、缺鎂癥癥狀最初上部葉片邊緣黃化和變褐枯焦,進而葉脈間褪綠并出現暗褐色的斑點,部分斑點發展為壞死斑?萁辜又貢r,莖部葉片呈現淡綠色并腫起,枯焦現象隨著葉齡的增長和缺鎂的加重而發展。一般在沙質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鉀肥施用過多時易出現缺鎂癥。
防治方法:葉面噴施1%―2%的硫酸鎂溶液2―3次,隔10天左右噴一次,每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
五、缺硼癥癥狀早期缺硼,幼齡葉片出現皺縮和葉焦,葉片邊緣呈黃色,生長點受傷害。隨著缺硼的加重,老葉的葉脈會失綠或葉片向上卷曲。缺硼植株的花小,授粉和結實率低,果實畸形或呈瘤狀、果小種子多、果品質量差。缺硼土壤及土壤干旱時易發生缺硼癥。
防治方法:適時澆水,提高土壤可溶性硼的含量,以利植株吸收。缺硼的草莓可葉面噴施0.15%的硼砂溶液2―3次。花期補硼,噴施濃度宜適當減少,每次每畝噴肥液50公斤。
六、缺鐵癥癥狀幼葉黃化或失綠,隨黃化程度加重而變白。中度缺鐵時,葉脈為綠色,葉脈間為黃白色。嚴重缺鐵時,新長出的小葉變白,葉片邊緣壞死或小葉黃化。堿性土壤或酸性較強的土壤易缺鐵。
防治方法:調節土壤酸堿度,使土壤pH值達到6―6.5,葉面噴施0.2%―0.5%的硫酸亞鐵溶液2―3次。
七、缺鋅癥癥狀缺鋅加重時,老葉變窄。特別是基部葉片缺鋅越重窄葉部分越伸長。但缺鋅不發生壞死現象。嚴重缺鋅時,新葉黃化,葉脈微紅,葉片邊緣有明顯鋸齒形邊。缺鋅植株結果少。
防治方法: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葉面噴施0.05%―0.1%硫酸鋅溶液2―3次。噴施濃度切忌過高,以免產生藥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