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栗果霉爛大多發生在采收后的1個月內。這一時期氣溫高,特別是9月上旬成熟的栗果,當時氣溫在20―30℃,栗果處于休眠的準備階段,生理活動比較旺盛,若遇到高濕、通風不良或嚴重失水均會引起栗實霉爛發生。
(1)貯藏溫度過高貯藏溫度過高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栗苞堆放太高,這時栗苞皮還處于活動狀態,呼吸作用旺盛而引起發熱。據測試,堆積高度增加1米,溫度能升高10℃,栗果堆中間的溫度高達50―60℃,這會導致果實胚組織死亡,蛋白質變性,引起霉爛。另一種是栗果貯存時,沒有加濕沙等填充物,直接將栗果集中堆在坑中或在大容器中存放,由于栗果早期呼吸作用旺盛引起發熱,加上早期氣溫高和不通風,引起栗果霉爛。也有因填充物過少或用陳腐的鋸末屑等引起發熱而霉爛。
(2)濕度大,通氣不良采收季節多雨時,栗果含水量過大,立即在高溫條件下貯存,容易引起栗果霉爛。在貯存過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但也要通氣良好,因為通氣不良能引起栗果發熱而發生霉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