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尋甸縣柯渡鎮是云南省板栗的主產區之一,現有板栗3.8萬畝,人均1畝,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重要財源。所產的板栗,果大殼亮,去皮易,肉細面,味香甜,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暢銷港澳及東南亞。可是近幾年來,由于蠐螬嚙食根系后,白紋羽病又從傷口侵入引起爛根,導致大量植株死亡,嚴重威脅著這項產業的發展前景。
蠐螬又名白土蠶,是金龜子的幼蟲。金龜子,又名金龜甲,俗稱葫蘆蟲、麥稈蟲、鐵豆蟲等,種類多、食性雜,當地發生的多為大栗色金龜子,成蟲體長15~20毫米,鞘翅板栗色。成蟲除咬食蘋果、花紅、梨、桃、李、杏、梅、板栗和核桃等果樹葉片外,還危害多種林木;幼蟲蠐螬除嚙食果樹和林木根系外,還危害洋芋、紅薯等作物的地下塊莖和牧草中黑麥草的根系,所以是農林牧業的重要害蟲。多數一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土壤中越冬,并在土中結繭化蛹和羽化成蟲。
發生規律云南多數地方在5月上中旬下第一場透雨后開始出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發生盛期。在一天中的活動是晝伏夜出,即白天潛藏在土中休憩,傍晚出土飛到樹上咬食葉片,下半夜4~5時交配,交配畢掉落地上,背朝地,腹朝天,天蒙蒙亮時翻身鉆進土中休憩和產卵,到傍晚又出來活動和危害,如此反復。7月下旬土中的卵陸續孵化出幼蟲,小幼蟲初食土中的腐殖質和植物的嫩根嫩芽,隨著蟲齡的增大,轉為嚙食果樹根系的皮層和作物塊莖,嚙食傷口是白紋羽病的侵入口;以2~3齡幼蟲危害最烈。
一、成蟲防治
園周種蓖麻因蓖麻葉中的蓖麻素有毒,而金龜子又最喜食蓖麻葉,所以栗園四周種蓖麻,它飛來就先吃蓖麻葉中毒而死。
樹上噴藥,樹下撒藥在發生盛期,每隔10天在樹上噴一次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或12.5%高效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樹下撒甲敵粉或巴丹粉,使金龜子食葉后腹內中毒,落地后背上觸藥,內外受毒夾攻而死。由于金龜子飛來時都是先從園邊的樹吃起,所以只要對園周向內15~20米范圍內的樹噴藥和撒藥即可,中間的可以不噴撒。
園中燃藥熏殺離村莊遠的曠野連片栗園,發生盛期的晴天上半夜,在園中或栗園的上風頭燃“敵馬煙霧劑”(為敵敵畏與馬拉硫磷混合制成的森林殺蟲劑,省林業廳植保站有售),使毒氣通過金龜子的呼吸中毒而死。缺點是連同天敵和益蟲也被毒死,距農家近的不能用,以免毒煙進入農家傷及人畜。
二、蠐螬及白紋羽病的防治
白紋羽病,屬真菌中子囊菌亞門病害,以菌絲、菌核或根狀菌索在病根上越冬,從根部皮孔或傷口侵入,染病后須根全部腐爛,根表皮布滿密集交織的纖細羽紋狀白色菌索,根皮層極易剝落,病株葉片發黃、早落,枝條枯死,最后整株死亡。
土中拌藥在幼蟲2~3齡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樹下撒地蟲靈或2.5%溴氰菊酯粉劑,或5%地蟲硫磷(大風雷)粉劑,或15%涕滅威(鐵滅克)顆粒劑,加75%百毒清粉劑或根復克。為了便于撒施,撒前各用1公斤原藥與100公斤細土(最好是腐殖質土)拌勻,大樹每株撒藥土2~3公斤,樹體小的酌減,撒后中耕入土10~20厘米整平地面,以撲殺土中的蠐螬和白紋羽病菌。
樹下灌藥也可在此期中耕樹下后,用菊酯類中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7.5%氟氯氰菊酯(百樹得)乳油、或20%甲氰菊酯(滅掃利)乳油,兌水1200~1500倍,加75%百菌清600倍液或根復克500倍液混合后,澆灌植株的根系分布區,使藥液滲透下去把蠐螬和病菌殺死。
晾根澆藥白紋羽病特重的栗園,在6~8月雨季,以主干為圓心,刨開樹盤周圍1~1.5米的土壤,露出根系,刮凈腐爛根系皮層和朽木,并集中燒毀,接著澆灌3~4度石硫合劑,晾根20~30天后,每株撒4~5公斤草木灰或2~4公斤生石灰,再覆土填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