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第一,通過多種途徑,提高魚的抗病力。
①改良品種:用雜交、特別是用不同水系的優良草魚交配與代代選優等方法,培育抗病力強、生長快、成活率高、肉味美、體型好的新品種。
②推廣人工免疫技術,提高魚的免疫保護力。
③改進操作方法和清除寄生蟲、蛇、鼠、鳥等敵害,防止魚體擦傷、咬傷,保護魚的免疫屏障,從而提高魚的免疫力。
④實行科學養魚,讓草魚在優良的水域中吃飽吃好,提高抗病力,也即采用生態防病法。其一改革培育草魚種的飼養制度和方法,改苗種中途1次分池為2次或多次分池,以使水體和魚苗種密度更合理,促進快長,提高抗病力;改密養為稀養,苗種放養密度,過去一級池20~30萬尾,二級池2~3萬尾,最好改為一級池10~15萬尾,二級池1~1.5萬尾,三級池3000~5000尾;改魚種大小混養為魚種分粗撤細,分類飼養,防止魚種向兩極分化;育種晚期(即三級池育種)改肥水育種為瘦水育種,因為此時魚種已達6~7厘米左右,食性已由浮游動物為主轉化為青飼料為主,自然習性也跟著改變了,所以三級池水不需培肥與追肥。其二搞好飼料科學配方與堅持“四定”投飼,以防營養缺乏。投喂配合飼料的草魚,同時應投喂適量的青飼料,補充維生素,以利草魚迅速生長。
第二,千方百計地消滅病原體及其媒介物。主要是堅持“二勤”:即勤巡池、勤除病原體及其媒介物與“七消”:水源消毒、魚池消毒、糞肥消毒、魚種消毒、飼料消毒、食場消毒、工具消毒。
第三,根據草魚各個生長階段的要求,創造優良環境,以利草魚安全、健康、迅速生長。草魚種在飼養初期(體長7厘米以下),食物以浮游動物為主,要求水質肥而爽(透明度25~35厘米)。到了中后期,食性完全轉化,以青飼料為主,要求水質活而爽(透明度40厘米以上)。因此要使草魚長得好,初期必須合理培肥(包括基肥與追肥)水質,適當藻水,使水質肥而爽。中、后期,不僅不培肥,而且還要合理搭配鏈、鳙等濾食性魚類減肥以及經常灌水入池或開動增氧機增氧,使水質活而爽。此外還要求水質呈微堿性(ph值7.5~8.5)。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