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青石斑魚俗名青斑,隸屬鱸形目、鰭科、石斑魚屬,是暖水性近海底層名貴魚類。廣泛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海及東海南部,其中南海較多。常年可捕獲,以春、夏季為漁獲旺季,青石斑魚肉質肥美鮮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贊譽,活魚運銷港澳市場,被奉為上等佳肴,供不應求。其價格昂貴,經濟價值高。分布于我國沿海的石斑魚有10余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且較為常見的種類有青石斑魚、赤點石斑魚、鮭點石斑魚、云紋石斑魚和網紋石斑魚等。青石斑魚因體色為青褐色,故又稱青斑,是我國產量較多的一種。石斑魚體呈橢圓形,側扁,頭大,吻短而鈍圓,口大,有發達的鋪上骨,體披細小櫛鱗,背鰭強大,體色可隨環境變化而改變。成魚體長通常在20~30厘米。
石斑魚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巖礁、沙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處,盛夏季節也會在水深2~3米處出現;秋冬季當水溫下降時,則游向40~80米較深水域。適溫范圍為15~34℃,最適水溫為22~28℃。適鹽范圍廣,可在鹽度10‰以上的海域生存。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
石斑魚為雄雌同體,具有性轉換特征,首次性成熟時全系雌性,次年再轉換成雄性,因此,雄性明顯大于雌性。一周齡性可成熟,懷卵量隨魚體大小而異,青石斑魚懷卵量約15萬~20萬粒,分批產卵,產浮性卵,圓形,具油球。孵化后,幼魚就在沿岸索餌生長。石斑魚生長迅速,如鮭點石斑魚,一齡可長到250~300克,二齡魚體重可達500~600克,三齡魚體重達800~900克;赤點石斑魚和青石斑魚,一齡魚體重達200~250克,二齡魚體重400~500克,三齡魚體重達700~800克。
青石斑魚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尤其在東南亞、日本和我國港澳地區,供不應求,價格昂貴,是一種名貴的經濟魚類,其經濟價值很高。此外青石斑魚生長快,對環境具有較強適應性,抗病力強,是我國南方石斑魚養殖業中的主要品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