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根據出菇溫度,確定栽培季節應選擇氣溫在20℃~32℃的季節出菇,即5~10月中旬栽培為宜。
2.因地制宜,選定配方鮑魚菇需要較豐富的速效性養分才能體現出高產性,現介紹幾種高產配方,供菇農參考。
(1)棉子殼85%,麩皮15%,磷酸二氫鉀0.2%,硫酸鎂0.2%。
(2)稻草40%,木屑35%,麩皮20%,玉米粉5%,磷酸二氫鉀0.2%,硫酸鎂0.2%。
(3)棉子殼40%,稻草45%,麩皮10%,玉米粉5%。
3.栽培方式目前鮑魚菇主要還是以袋式栽培為主要方式,一般用聚丙烯或聚乙烯筒袋,兩頭出菇。每袋裝干料1kg,料內含水量在70%左右。由于其菌絲發菌速度比平菇慢,因此要求出菌徹底,培養料充分熟化,同時接種程序要嚴格,以降低接種污染率。接種后立即塞上棉塞,扎好袋口。在發菌培養過程中,要調節好發菌溫度,以加快發菌速度,減少污染,提高成品率。當菌絲發滿袋后,袋口出現許多黑色孢子梗束,即可開袋出菇。
4.栽培管理將出菇袋搬到大棚或出菇房開袋,袋口撐開翻卷至料面,采用墻式排袋。如溫度高于25℃,袋子之間相隔2~3厘米,讓其通風降溫;若溫度偏低,可將袋子靠緊排密,以增加保溫性能;適當降低栽培場所的光線,增加通氣量,保持空氣濕度在90%左右,每天噴水2~3次;在菇蕾出現前要逐步增加噴水量,但千萬不能讓菇蓋積水,形成水斑。一般從菇蕾到采收約68天,當子實體長到菇蕾稍有內卷、孢子還未成熟時,即7~8成熟時及時采收。如果孢子彈射后再采收,整個菇蓋就會變色松軟且稍帶苦味。采收時,一手壓住袋口培養料,一手握住菌柄輕輕轉動,將菇體摘下,采收后清除袋口殘留菇根,停止噴水1~2天,讓菌絲恢復生長,而后又開始澆水保濕,促使第二潮菇體生長,經過10天后,第二批菇體開始生長。在適溫范圍內,出菇周期為60~80天,生物效率為70%~100%。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