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9月2日,廣東省高要市白土鎮。肖信源蹲在池塘邊,不時抄起小網兜從水面上撈起一條死魚,但沒多久,又有魚肚白翻起,“每天要撈幾十次”。
撈上來的死魚腹部腫脹、有腹水,有的眼球突出,但肖信源至今都沒弄清楚究竟是什么病。“有人說是鏈球菌病,但按照治鏈球菌病的方法處理,又沒有明顯的效果。”他說自己養的是“吉諾瑪”牌羅非魚,周圍不少養這種魚的人,都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每天死魚數十條
肖信源往年都養奧尼魚,從來沒擔心過病害問題,“基本沒什么病”。今年改養“吉諾瑪”,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清楚地記得,今年初的寒災將塘里的過冬魚洗劫一空,災后再來補苗時,才發現買苗非常困難。“多數魚苗場都沒苗可賣,有苗賣的,甚至出現打架搶苗的情況,或者要找熟人才能買到,根本沒有選擇余地。”
3月20日,他終于在廣東省羅非魚良種場以0.3元/尾的價格購得兩萬余尾3公分左右的“吉諾瑪”牌羅非魚。包裝袋上標明,生產單位為海南吉諾瑪水產品有限公司,標粗場為廣東省羅非魚良種場。
“吉諾瑪”羅非魚的生長速度著實令肖信源吃驚,“明顯感到比以往養的奧尼魚大得快”。順利的話,到9月下旬魚就都能有1斤以上的規格,而此規格當前5元/斤的高價位,也讓他看到了希望,“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
但現實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7月底開始,他的羅非魚開始陸續出現死亡,每天死一、二十條很平常,多的時候一天死三、五十條,都是半斤以上的。他納悶:都說羅非魚粗生粗養,怎么還會發病?
魚死得多了,他開始向技術人員求助,把池水和病魚送去作初步檢查。結果水體的氨氮、亞硝酸鹽及pH值都正常,魚體也未發現寄生蟲.水產養殖網.技術人員建議他控料或暫時停料,并投喂增強體質和治療細菌病的藥方。隨后,死魚數量有所減少,但無法完全杜絕,而且一旦停止用藥,死魚又開始增多。
病害甚于往年
“這幾個月的高溫季節本是羅非魚生長最快的時候,也正是該給足夠營養催肥的時候,但現在,我卻不得不少喂甚至不喂,肯定影響魚的生長。”肖無奈地說,這個月下旬開始賣魚的計劃也落空。
他估計,從開始死魚至今,一口池已經死了600來條魚,都是半斤到八、九兩規格,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死魚現象還將持續到賣魚,最終的存活率會很低,“今年都算是白忙活了”。
投料減少減緩了魚的生長,會延后賣魚時間。“這會造成連鎖反應,推遲賣魚的時間不單要承擔市場價格走低的風險,還會影響下一批投苗。”肖說。
肖信源所面臨的問題,在高要絕非個案。當地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近一個月來,不少養殖戶的羅非魚都出現類似情況,但養殖品種并非只是“吉諾瑪”,其它吉富品系的羅非魚也有不斷死魚的現象,只是“吉諾瑪”稍顯嚴重,而奧尼魚則少見有此現象發生。
高要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主任張波杰認為,當地的死魚現象“有點異常”,雖然吉富品系羅非魚往年也時有病害發生,但今年的情況似乎更為嚴重。
投料過多致病
張波杰認為,吉富品系羅非魚生長速度快,但各品牌的種苗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今年初種苗供應緊張的情況下,質量更是難以保證。而現階段的高魚價又吸引養殖戶多投料,加大催肥力度,使魚在本來生長較快的高溫季節生長過速,催得過猛,導致內臟器官發生病變,引起死魚。
“經過對病魚的解剖,我們初步認定是肝膽綜合癥引起的。”張波杰說,建議養殖戶采取減少投料或停料、增氧、調水及殺菌消毒的措施,減輕病情。但他同時承認,該辦法的實際效果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只能減少死魚數量。[pagebreak]
當地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認為,羅非魚體質差是發病死亡的根本原因,而導致體質差的主要因素,一是種苗質量,二是飼料質量。
他分析,今年初羅非魚種苗供不應求,不少苗場只追求產量而不追求質量,采取高溫育苗的方式,縮短育苗周期,這樣培育出來的魚苗質量差;同時,受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羅非魚飼料質量也比往年差。這兩方面因素,都使羅非魚的抗病力下降,容易發生病害。
廣東省羅非魚良種場場長葉衛對此則有另外的看法。他認為,水質是引發病害的關鍵,高要的水質較肥,不太適合養“吉諾瑪”羅非魚。“‘吉諾瑪’在水質較好的地方,如珠海平沙,養殖效果就不錯。”
葉衛同時表示,種苗和飼料問題都可能導致發病,但不是主要原因。“總體來說,今年天氣反常,羅非魚病害多了,生長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