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隨著商品飼料和配合飼料在我市魚類養殖中的推廣應用,促進了我市水產養殖產量和效益的提高、降低了勞動強度,但同時也使養殖魚類患營養性疾病的情況逐漸增多,而且隨著配合飼料養魚進一步的推廣和普及有加速蔓延的趨勢。2004年以來,在筆者接診的草魚、團頭魴的病例中,就有12例營養性疾病。因此,為了更好地診治此類疾病,筆者把診治12例草魚、團頭魴患營養性疾病的情況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基本情況
一般山塘水庫、池塘、庫區網箱養殖草魚、團頭魴只要是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的都患過營養性疾病。最初時,草魚、團頭魴等外表無癥狀,僅眼睛稍突,食欲下降,但活動基本正常,接著就開始發現魚類莫名其妙死亡;直至發展到每天每口池塘、水庫、網箱等死亡3~50尾,有時遇到突降暴雨、捕撈、施藥等情況,則可造成草魚、團頭魴等大批死亡。檢查魚體,個別魚體體表、鰭基部發紅充血外,嚴重的則魚體和骨骼彎曲畸形。解剖魚體可見肝臟腫大變黃,質脆易碎,腸道空無食物,并有輕微腸炎癥狀,腸粘膜充血。該病癥復雜,須認真對現場、魚體進行檢查,同時還要了解整個生產過程的喂料與魚病防治用藥情況,并進行相關比較分析,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診斷,而該病又極易被誤診為暴發性出血病、赤皮病、腸炎病等而造成重大損失。
該病發生的兩個高峰期是在5~10月和7~9月,原因可能是飼料中各類營養不足或營養不平衡,化學促長劑添加過量,重金屬含量偏高,以及飼料本身的毒素(如飼料發生霉變、飼料中添加了變質的油脂等)。此外,藥物添加、使用不當,也易引起該類疾病的發生。
二、預防和治療措施
由于目前真正的全價營養飼料還只有鯉、鰻、虹鱒魚、羅非魚等少數幾種魚類有,草魚、團頭魴等大規模養殖魚類的飼料配方正處于進一步完善階段,因此,在防治方法上應采取下列措施:
1.在每天投喂配合飼料的同時,必須堅持投喂一部分青飼料,或者每天投喂兩次,上午投喂一次配合飼料,下午投喂一次青飼料。
2.在水溫達25℃以上時(即5月下旬~9月),一般不進行捕魚或少捕魚。暴雨天氣,最好暫停進排水,保持環境相對穩定。用藥防病必須措施得當。
3.4~10月,每月口服三黃粉并添加維生素A、B、C和葡萄糖等拌飼投喂一療程(6天),若條件不具備的可在飼料中常添加絞碎的牛、羊、兔等動物內臟,改善飼料營養,預防疾病。
4.患病時,停喂配合飼料,加注新鮮水,改善環境,同時投喂嫩綠的青飼料,并按第3點方法處理15~30天,一般魚體能逐步恢復正常,效果明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