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泛池
泛池多發生在夏秋季黎明前后,主要是水中溶氧量降低所致。若發現魚池有缺氧浮頭現象,要立即注入新水,或采取其他增氧措施,增加水中溶氧量。平時要注意觀察水質變化情況,若水太肥,則應換水,以調節水質,降低水體中的有機物分解的耗氧量。早上4~7時要加強巡塘。魚種放養密度要掌握適當,不宜太大。
2、中毒
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是生物因素引起中毒,如藍綠藻大量死亡,分解產生羥胺、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濃度高能使魚致死;二是化學物質引起中毒,如酸堿及其他有毒物質。
當水中浮游植物過多時,可用硫酸銅等藥物殺滅,最好的辦法是換池水。注意不要隨便引用工業廢水或城市污水養魚,如要用時必須經過處理并進行化學分析,確認安全后方能進入魚池。全池潑灑藥物時,要準確計算水體和用藥量。如發現魚類中毒現象,應立即加注新水,將有毒水排除或沖淡,直到魚恢復正常。
3、親魚外傷治療
從野外收集的大口鲇親魚,經常有因鉤捕受傷,或親魚繁殖時,雌雄魚發情時互相撕咬致傷等。為防止傷口感染惡化,可采用將受傷魚在5%的食鹽水中浸洗消毒1分鐘左右,同時每尾魚肌肉注射2毫升ATP(三磷酸腺苷,20毫克),能使魚體傷口很快愈合,魚體質得到快速恢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