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羅非魚是每年冬季都要受到北方冷空氣霜凍寒露風襲擊,如果管理不善,往往會發生大規模魚病和死亡。冬季死亡原因羅非魚屬熱帶魚類,其最適宜生長水溫是25-35 ℃,而致死溫度在10℃以下(一般低于7℃時死亡)。進入冬季后,羅非魚的死亡大多發生在氣溫驟然下降的兩三天后,當氣溫又有所回升之時,便發生集中大批死亡,也有的連續幾天斷斷續續地死亡。原因主要有兩點:1、患病死亡。進入冬季后,羅非魚會出現大面積大規模的死亡。死亡往往都發生在水溫由冷轉熱(升溫)以后。據長期試驗證實,當水溫、鹽分、溶氧及ph值等環境因素發生變動,或多或少都對魚類產生不良刺激的反應。當飼料缺乏某些維生素或礦物質(如缺乏維生素A、E、B1、B2和鋅元素)時,易誘發魚病。當水溫下降到生存溫度下限時(2-3天),羅非魚不會立即凍死,但其活動緩慢,開始停食。因此,魚體內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積累很少。當水溫轉暖時,羅非魚活動漸趨活躍,由于體內營養元素不足而無法滿足生存的需要時,病原細菌也因水溫上升而活動,羅非魚因營養素不足造成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體,寄生蟲侵襲染病衰弱死亡。2、冷凍死亡。當水溫下降到在羅非魚生存溫度下限時,連續多天(5-7天)低溫冷凍低于7℃時,便會大批冷凍死羅非魚。防治措施1、育肥育壯。冬前應加強育肥育壯措施以增強魚體抗病御寒能力。在冬前(秋季),過冬期間,建議投喂全價營養飼料,這是保證魚類攝食全面營養的基礎。只有攝食全價營養性飼料,才能保證使魚體內的維生素及無機鹽(礦物質之類)積累量滿足維持生命活動的需要。這樣,即使水溫下降時,影響魚的攝食量,但因魚體內各種營養元素積累充分有利于增強抗寒能力,也可以順利過冬。2、魚病防治。越冬期間,一般不拉網捕捉,以免損傷魚體表染菌致病。羅非魚由于營養不良,由于水溫低凍傷魚體,病原細菌入侵易得水霉病、赤皮病等;因低溫魚體表受傷易被寄生蟲侵襲寄生,如小瓜蟲、斜管蟲、車輪蟲等病害,造成魚體抵抗力弱而死亡。因此,必須經常定期作養殖水體消毒,如每畝每米水放生石灰20公斤,或漂白粉1公斤,或魚菌清(按說明使用)化水全塘潑灑;如有寄生蟲病則用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0.7 ppm ( 5 :2)化水潑灑,每15-20 天輪流使用1種,以利達到殺菌殺蟲的目的。3、藥餌投喂。在越冬期間,當水溫上升到18-20 ℃時,可用魚藥“魚必康”拌營養飼料投喂魚類,10天投喂藥餌一次,以補充魚類體能和增強抗病能力,魚體健壯,御寒能力也相應增強。4、做好越冬防寒工作:①加深池水保溫增溫,有條件者加深到2.5 -3 米以上,越深越保溫。②適當施放發過酵的有機人畜糞肥水,每半個月畝施放500公斤,保持較濃的肥水,有利培育浮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增氧,肥水保溫。③在池塘背風向陽最深處畝搭60-70 平方米防霜棚,可用竹桿竹片將禾草夾上3-4寸厚離水面20-30 公分處搭棚防寒。也可在池塘基地四周堆放平時準備好的草皮泥,注意氣象廣播,寒潮來時即點著草皮泥薰煙,在池塘基地上面形成濃煙區,溶化霜水,也很有效果,減少避免魚類受凍死亡的損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