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蛋鴨“倒蛋”是指春季養的母鴨,從11月進入產蛋期,而這時氣溫逐漸變冷,日夜溫差過大或因營養不足,導致剛產蛋的蛋鴨停蛋“休假”。如果蛋鴨“倒蛋”就開始換毛,一換毛就要到明年春天才能產蛋。如果此期能控制鴨“倒蛋”,就能大大延長產蛋期,提高養鴨的經濟效益。當鴨出現蛋的個體變小、蛋殼變薄、產蛋時間延遲、畏水、上岸羽毛潮濕即往鴨舍里鉆等“倒蛋”征兆,要及時采取以下措施:
一、調整鴨群。到了初冬,將鴨群中的老、弱、病、殘鴨及時淘汰,留下生產性能好、體格健壯的母鴨。同時適當多配養一些公鴨,使之相互追逐,增加鴨群運動量。
二、增喂蛋白質飼料。適當增加玉米、蠶豆、豆餅的比例,控制鴨子采食量,提高飼料營養濃度。
三、防寒保暖。鴨棚的孔洞要堵好,門窗要掛上草簾,棚內地面厚墊干軟茅草、稻草等物,確保鴨腹部不受寒。同時還要注意做好相關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蛋鴨健康。
四、補充光照。蛋鴨產蛋期每天需要16個小時的光照,冬季晝短夜長,光照明顯不足。因此要在鴨棚內安裝40~60瓦燈泡(每20平方米裝一盞),燈泡距鴨背2米高,并罩上燈罩,使光線集中照射在鴨體上,光照要均勻,每天晚上照3~4個小時。
五、“趕棚”。“趕棚”可增強蛋鴨的御寒能力和消化能力,防止蛋鴨停產。做法是在鴨棚內輕輕吆喝鴨群起步,緩緩朝同一方向做圓周運動,一般每次繞4~5個圈,每隔1小時趕1次,每天可趕2~3次。尤其是在趕鴨下水前,也應“趕棚”。當有80%以上的鴨子大聲“嘎嘎”叫時,就可開棚放鴨下水,以提高鴨群對棚外氣溫和水溫的適應能力。
六、添加魚肝油。因魚肝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對增強鴨子免疫力、穩定產蛋率都有好處。具體喂法:每天每只鴨喂1 毫升,將魚肝油先拌在1.5公斤麩皮內,然后再拌勻在飼料里,喂3~5天后,如產蛋正常,羽毛光亮可停喂,常吃會影響經濟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