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武漢市東西湖一口面積為16畝的精養池中混養團頭魴和青魚,搭配適量鰱、鳙、鯽,年底共產魚14770公斤,其中吃食性魚產量10870公斤,飼料系數達1.64,平均每畝利潤1410.1元。
池塘條件池塘長方形,東西向,水源條件良好,進排水設施完善,水深可控制在2.4米以內。池底較平,淤泥厚25―30厘米。池中配備投餌機1臺,3千瓦葉輪式增氧機1臺。
魚種放養每畝池塘用生石灰100公斤干塘消毒。放魚種前15天魚池進水1.5米,放養后逐漸加水至2米。1月上旬16畝池塘共放養尾重900克的青魚550尾,尾重167克的青魚100尾,尾重50克的團頭魴740尾,尾重200克的鰱魚1000尾,尾重250克的鳙魚130尾,尾重50克的鯽魚350克,尾重16.7克的黃顙魚35尾。魚種入池前用3%食鹽水浸泡消毒。
飼養與投喂全期投喂海大牌722鳊魚全價配合飼料,粒徑有2.0、2.5、3.5毫米三種規格。其主要原料為優質魚粉、豆粕、次粉、麥芽根和少量棉子粕、菜子粕。飼料投喂按照“定時、定點、定量”的原則。自3月中旬開始人工投飼馴養,投喂前予以一定的聲音刺激,青魚較容易馴化到水面搶食,團頭魴也在水面搶食,但搶食強度較青魚小些。馴食成功后改用投餌機投飼。3―6月在每天的9點、12點、16點各投食一次,7―9月在每天的9點、12點、15點、18點各投飼一次。水溫過高時適當減少投喂次數和投飼量。日投飼量為在池吃食性魚重量的2.5%―3%,每10天調整一次投飼量。
由于池中有不同規格的吃食性魚,每次投喂時先投喂大粒徑飼料,后投喂小粒徑飼料,以保證小規格魚有較好的攝食機會。3―6月飼料粒徑為2.0、2.5毫米。7―9月飼料粒徑為2.5、3.5毫米。
魚病防治每20―25天間隔用生石灰、強氯精或二氧化氯全池潑灑調節水質、預防魚病。養殖期間曾發現青魚有類似于草魚的爛鰓、腸炎和出血病癥狀;6月份曾出現青魚內臟器官出血病,團頭魴也有出血病癥狀。按每40公斤飼料拌200―250克鹽酸土霉素投喂,連喂4天治愈。
日常管理每天堅持巡池,觀察水色,經常加注新水。全飼養期沒有投放肥料,靠吃食性魚的排泄物來維持水的肥度。堅持晴天中午開增氧機1―1.5小時。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
分批捕撈6月30日和8月10日兩次在池中拉網起捕大魚。9月10日干池捕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