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由于蚊子能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黃熱病和瘧疾等多種疾病,因此,人們都在想方設法消滅蚊子。但是你可知曉,在消滅蚊子的方法中,有一種生物滅蚊法可讓人們坐享其成。在世界上就有200多種魚能滅蚊,其中最理想的,就是被稱為滅蚊能手的“食蚊魚”。
食蚊魚形似柳條,故又稱柳條魚。它尾柄寬長,體側扁,長2.5~5厘米,頭寬,吻尖,眼大,牙細小,無須。雄性魚色澤鮮艷,為暖水性小型魚類。食蚊魚原產北美洲,1924年由菲律賓引進我國,在杭州西湖放養,后來又引到廣東地區放養。因食蚊魚滅蚊效果顯著,所以頗受人們的歡迎。
食蚊魚的適應性很強,不僅可以生活于小河溝、池塘、沼澤、水稻田等各種水體中,也能放養在小水池、假山水池、家庭種蓮缸、插花瓶等小型水體里。它在水溫5~40℃的環境中均能生活,平時喜集群游動于水的表層,行動敏捷。
食蚊魚是一種胎生魚類,體形小,繁殖能力強,周期短,產仔量大。精子由雄魚交配器送入雌魚生殖孔,在體內受精、孵化。初生的幼魚在水溫適宜的條件下,經1個多月達到性成熟,即可開始繁衍后代。繁殖季節為4~10月,最適宜季節為5~9月,每隔30~40天即產仔1次,每次胎產30~50尾,每尾雌魚每年能產200~300尾。當水溫下降、天氣寒冷時,食蚊魚往往潛居在深水處或雜草叢生的水域,甚至鉆進污泥里越冬,即使水體氧氣不足也能存活。
食蚊魚一般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尤其喜食蚊子幼體孑孓。由于它無胃,消化道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體時可謂是狼吞虎咽。當水溫適宜時,每條魚一晝夜可吞食蚊子幼體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利用食蚊魚滅蚊,既不污染環境,又能把蚊子幼蟲消滅在水體里,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滋生繁殖。如果各地都普遍養殖食蚊魚,對于消滅蚊子,有效控制和預防通過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將大有裨益。如果養殖產量過多時,除供應養食蚊魚者需要外,還可作為理想的觀賞魚活餌料自用或出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