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期,我省部分地區由于連日暴雨造成不少養殖池塘漫池逃魚,給養殖戶帶來較大損失。做好災后漁業生產的補救和管理成為當前水產養殖戶的重要工作,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漁業工作的經驗提出以下措施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一、災后漁業生產補救
1.魚池圍網。在洪水消退時,適時在魚池四周圍網,防止池中魚繼續逃逸,以減少損失。
2.補放苗種。對于逃魚較重的池塘要適時補放苗種,以投放夏花魚種及青蝦苗為主,每畝投放夏花魚種300~500尾或1~2厘米規格的青蝦苗2000尾左右。
二、災后魚池的管理
1.降低水位,徹底消毒池水。漫水過后,池塘水位要保持適中,一般以1.5~2米為宜。及時用消毒藥物對池水進行消毒,以防止傳染病的發生,消毒藥物以生石灰為好,每畝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3公斤化水全池潑灑。
2.投喂全價優質飼料。災后由于池塘存魚較少,要想獲得高產穩產,要適時投喂全價優質魚用飼料,特別是補放夏花魚種及蝦苗的池塘更應投喂全價飼料。一般情況下,如果補放的是銀鯽夏花魚種,在投喂優質飼料的情況下,當年年底便可達到上市規格。
3.防治魚病。災后,魚池之間出現相互漫水,增加了魚病傳染機會,養殖池塘有暴發魚病的隱患,加強魚病防治是全年池塘養魚獲得高產穩產的基礎。7、8、9三個月,每100公斤魚用氟哌酸1~3克拌料,連續投喂3天,每月一次;投喂藥餌的同時,用殺蟲劑進行殺蟲,殺蟲后第三天用消毒劑消毒一次。發現死苗的池塘,及時請技術人員診治,以減少損失。
4.投放EM菌。使用EM菌可增加水體有益菌數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從而降低池魚發病幾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