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臺山土池養鰻模式是參照土池養家魚模式發展而來的粗放型養殖模式。其特點是:①池塘大,一般都有4畝以上,大至20~30畝,成片開發:②放養密度小;③水源不足,一池水養成,水深在1.2米以內;④土質好,以壤土為主;⑤增氧設施配套充足;⑥飼養方式為餐餐飽食至剩餌;⑦周年養成率90%以上。
臺山土池多為填海圍田后的土地開發而成,其土質多為壤士,保水性能很好,一池水一年或八九個月下來,除部分蒸發外,幾乎不會滲漏。所以整個養殖過程幾乎不用補充新水,而且水質極其穩定。至于如何養好一池鰻魚,其技術要點如下:
1.臺山土池養鰻的池塘為純土池并無配套白苗培育池,其投放的鰻種來自江蘇、福建一帶代培。針對這種情況,臺山養鰻業主便設置了"母池"、"子池"。所謂"母池",就是將代培好的小規格鰻種(規格一般在150~200尾/千克之間)直接放入,放養密度為2萬~3萬尾/畝。養至一個周期后,拉網并把大規格鰻魚篩選出來放入所謂的"子池",直到養成商品鰻。而篩下的小規格鰻則繼續原池飼養,經2~3次篩選,篩下的鰻尾便很少。這時便可盤清"母池",鰻種培育也算基本結束。為什么要設置"母池"呢?其意義在于:因為"母池"個數少,小規格鰻種在"母池"里放養密度大,這樣可使鰻尾減少到僅存在于少量的幾個"母池"里。
2.放養前池塘的準備工作。池底經曝曬成龜裂狀(或用推土機推去龜裂層)后,進水至養殖水位,每畝用生石灰400千克對水后全池潑灑,開動增氧機攪動均勻,10~15天后用25~30千克/畝的茶籽餅殺死野雜魚及貝殼類等,再過7~10天追加200~300克/畝的氰氯菊酯和2~3千克/畝敵百蟲殺滅寄生蟲及浮游動物。一般情況下,再過7~15天后便可試水放鰻。而這時的池水呈"綠豆青"水色,且"鮮、活、嫩、爽",鰻種放入后立即就可上臺攝食。
3.臺山土池養鰻因為成片開發,水源供應不足;用水靠抽提,養殖成本高。所以養鰻業主們想盡一切辦法縮短養殖周期,并在可能情況下一池水養至出成品,中途幾乎不換水。為了縮短養殖周期,他們采用不定量投飼方法,即讓鰻魚飽食,其標準為每餐都投喂到鰻魚攝食至不食為止。①整個投喂過程為了防止消化不良,添加大量消化酶幫助鰻魚消化和吸收,并開動足夠的增氧機保證溶氧充足。②添加大量魚油,提供鰻魚長膘所需部分熱量,從而提高飼料效率。③在小規格鰻種培育過程中,添加口服"強壯素"等促生長劑及增進免疫力的藥物,使鰻魚健康快速成長。
4.始終保持池水穩定性:①保持養殖池水的pH值在8.2~8.8之間。晴天早上pH值不低于8.2,下午則應達到8.8或以上,否則用生石灰調節。②施藥時爭取極度稀釋后全池潑灑,這樣才不會因為局部濃度過高或池水濃度瞬間變化過大使鰻魚產生應激反應。⑧培養以綠藻為主的微生態環境,并始終保持其活力。這就要求技術人員高度重視養殖池水周期性變化并在適當的時候殺滅浮游動物和部分老化的藻類。④保持池水水位在1.2米左右,通過水車式及螺旋式增氧機雙重混合作用,打破"躍溫層",使溶氧進入底層,降低有害物質的產生。⑤一旦疫情發生,需要用效果好的藥,也堅持不排水,為的就是保持池水穩定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