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冬季閑田養魚在浦城縣已經有10多年歷史,曾被列入國家農業部門的"豐收計劃"項目,由浦城縣與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合作實施,近幾年在浦城縣推廣面積已達5000多畝,經實地測產,畝產量在120~136kg,扣除生產成本,每畝純收入在500~600元。養殖實踐證明,利用冬閑田養魚,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是一種值得很好推廣的養殖模式,其優勢在于:第一,利用從10月中上旬收割完水稻后到翌年5~6月的稻田冬閑時間,將地勢低洼、常年積水、不適宜冬季種植作物的稻田蓄水養魚,可以生產商品魚,也可培育大規格魚種。第二,冬閑田養魚,可以充分利用田間的天然飼料,提高稻田利用率,發揮水田的水資源優勢,提高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第三,魚類攝食稻田里的雜草、害蟲、沉渣及有機碎屑等,可以減少水稻的病蟲害,提高下年度水稻的產量和稻谷質量。魚類游動,可起到松土作用,魚類排泄物是優質肥料,可以肥田,增加稻田有機質含量,提高稻田肥力。
根據浦城縣近年來的養殖情況,現將冬閑田養魚技術介紹如下。
1選擇養魚稻田及設施建設
1.1稻田條件
中晚稻收割后,選擇水源充足、無污染、排灌方便的田塊,要求保水性好,光照條件好,并能防洪、防旱。每塊稻田面積在0.5~5.0畝之間。
1.2稻田設施
首先清除田邊雜草,堵塞四周漏洞,加高、加寬、加固田埂,埂面寬0.5~0.8m,可保持水深0.5m以上。在稻田中間開挖魚溝,溝寬0.5~0.7m,深0.3~0.4m。根據稻田面積大小,在田頭進水處,開挖坑塘,以長方形為好,面積占全田塊的8%~12%,深度1.0m以上,魚溝應與坑塘相通。坑塘既是魚種投放地點,也是養殖結束時魚類集中捕撈地點。根據地勢,在較高處設進水口,在較低處設出水口,并設置攔魚設施,嚴防魚類逃逸。
2清除野雜魚、施肥
稻田工程結束后,要清整坑塘,魚種投放前15d,用生石灰清除野雜魚。魚種下池前5~7d,在坑塘里施腐熟的糞肥,每平方米施用0.5~1.0kg。并逐步加深水位,至0.5m左右。
3種植黑麥草
在田埂上和田邊地頭種植黑麥草,種草面積為稻田面積的10%~15%,供草食性魚類食用。
4投放魚種
在本地區,魚種投放時間以10月中旬較好。按照畝產量120kg模式設計養殖方案,冬閑田以投放鯉魚、草魚為主,適當搭配其它魚類。如果以養殖商品魚為目的,每畝可投放規格為全長10cm左右的鯉魚種200尾,鯽魚60~100尾。水草來源充足的,可以投放全長15cm左右的草魚種80~100尾。如果以培育魚種為目的,每畝可放養全長10cm左右的草魚400~500尾,8~10cm的鰱魚800~1000尾,8cm的鳙魚15~20尾,5cm的鯉魚50~80尾。投放的魚種要體格健壯,鱗片完整,無病無傷。
5加強管理
5.1巡田
每天早晨觀察魚類的活動情況,看是否浮頭,有無發病,檢查長勢,觀察水質變化。傍晚檢查魚類吃食情況。注意調節水質,霜凍天氣灌滿水,保持水溫,不能施肥。
注意防洪、防澇、防敵害,嚴防電魚、毒魚和炸魚。
5.2施肥
立春后,水溫逐步回升,魚類開食,當水溫回升到10℃以上,遇有連續3d的晴朗天氣,即可施肥。每隔5~7d,在坑塘及魚溝中,每畝施腐熟的糞肥10~30kg,隨天氣轉熱,施肥量可逐漸增加,同時要注意水質變化。
5.3投喂
魚種投放的第一周內,一般不要投喂。鯉魚可食稻田里的動植物、有機碎屑和失落在田里的稻谷。草魚可吃稻葉。一周后,田間雜草、萍等已被魚吃完,就要補充投喂青草或綠萍。11月份黑麥草可以收割后,草魚主要投黑麥草,鯉魚每d投喂適當的顆粒飼料。1~2月,水溫低,魚類攝食量小,根據天氣情況適當投喂,3~4月,水溫逐漸回升,魚類攝食量逐漸加大,每d投喂的顆粒飼料也要適當增加。青飼料以第2d早晨沒有剩余為適量。
5.4越冬
嚴冬季節在坑塘上空搭架遮蓋,放魚入坑塘過冬。
5.5魚病防治
冬季一般不會發生魚病。但是,在魚類大量開食時,即水溫達到15℃以上、農歷驚蟄節氣后,水中病原開始危害魚類,易發生魚病。因此,魚病防治工作要從3月份開始重視起來。
前期主要注意防治水霉病,可每隔半月用0.25×10×E-6濃度的克霉靈消毒,重點是坑塘和魚溝遍灑。4~5月,主要預防草魚的腸炎、爛鰓、赤皮和出血等病害,每半月每畝用生石灰25kg和1.0×10×E-6濃度漂白粉輪換消毒一次。發現魚病及時診斷和治療,以免傳染而造成經濟損失。
5.6捕撈
水稻插秧前,開始放水捕魚,盡量將魚類趕人坑塘,達到商品魚規格的大魚,捕撈上市,小的則留塘作為魚種,繼續進行養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