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魚苗
要徹底清整,每畝(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千克,消滅敵害生物及病原體。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鱖魚苗200尾。根據鱖魚苗不同的生長階段投喂適口的飼料,是提高魚苗成活率的關鍵。剛孵化出膜3-5天的鱖魚苗,適宜吃同日齡的鳊、魴魚苗。6-8天的鱖魚苗還可吃3-5日齡的四大家魚苗。9―15日齡的鱖魚苗可吃1厘米長的餌料魚。據生產經驗,培育1尾3厘米長的鱖魚苗(夏花魚種),前10天平均每天攝食各種魚苗40尾,后10天平均攝食略小于自身規格的魚苗15尾。如餌料魚數量不足,則會導致鱖魚苗自相殘殺。因此在培育鱖魚苗的同時,也要開展餌料魚苗的培育工作。在實際生產中,可靈活掌握投喂數量和種類,以滿足鱖魚苗的撮食為標準。
2成魚養殖
鱖魚魚池適宜用小池塘養殖,魚池面積一般為1-3畝,池水深1.5米左右。鱖魚苗種人池前,要徹底清塘,常用藥物為生石灰,每畝施150千克;漂白粉用量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濃度即可。一般在清塘10天后藥性消失。在桶中盛池水后放進幾尾魚,如24小時無異常.則可進行放養。
放養依據養殖條件的優劣和技術水平高低,一般每畝放養3.3厘米的鱖魚夏花魚種1000-l500尾。
餌料魚鱖魚的天然食性是攝食活魚,餌料魚的來源一般有3種途徑。一是購買家魚水花密養,隨時投喂;二是培育和收集野雜魚苗,每畝養鱖池應搭配餌料魚培育池3畝左右,可放人鯉魚、鯽魚或一些繁殖時間較早、繁殖量較大的野雜魚類.繁殖大批魚苗供鱖魚撮食三是為了節省魚池,可直接在鱖魚池中投放一些麥穗魚、餐條魚等小型魚類,繁殖次數較多,可滿足鱖魚的需求。
投飼把體重0.5克(體長約3厘米)的鱖魚苗養至500克的商品魚,需消耗餌料魚約5000尾(約3千克)。要根據魚的生長情況及天氣情況及時投放餌料魚,最好是3-5天投放1次,使池塘中的餌料魚保持一定的密度。在餌料來源充足的情況下.應盡量投一些餌料魚,讓鱖魚有充足的食料,吃不完的飼料魚,在捕撈時與鱖魚同時捕起出售。
管理主要是早晚巡塘,觀察鱖魚的攝食情況、生長情況及水質情況。
要保持良好的水質,使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每2個星期換水1次,同時在水質變濃時要及時沖水。夏季天氣炎熱時一定要使用增氧機增氧。為了避免水質過肥,可在水中培育一定的水生植物,以凈化水質,有利于鱖魚的生長。
此外還要注意防逃防盜,進出水口都要用篩絹網布包牢,防止魚苗隨水逃走。在成魚階段和即將起擒之時,要振人值班,以防盜魚事件發生。
3鱖魚養殖疾病及其防治
3.1水霉病
病原體為水霉菌。
癥狀為.魚卵、魚苗、魚補和成魚階段均可發病,主要是由于操作不慎,魚體受傷嚴重,又未及時進行消毒,以致霉菌進入傷口所致。肉眼觀察可見病魚體表和背09硬刺頂端有白色絮狀物的菌絲體。
防治方法,對魚苗、魚種用3%左右食鹽浸洗5-l0分鐘。
3.2纖毛蟲病
病原體為車輪蟲。
癥狀為,該病蔓延迅速.寄生數量少時,對魚體活動影響不大;寄生數量多時,魚不肯進食。肉眼可見魚體上有白點狀物,口不能合上,游動失去平衡,繼而死亡。該病危害性極大。
防治方法是對流水池每天用3%食鹽水全池潑1次,停水3―5分鐘,可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對流水池用1.6xl0(-6)毫克/千克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停水3-5分鐘,療效明顯;靜水池用0.7x10(-6)毫克/千克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夏花下塘時用2%食鹽水浸洗病魚1分鐘。
3,3錨頭鳋和中華鳋病
病原體為錨頭鳋、鲺。
癥狀為,肉眼觀察可見體宏寄生錨頭鳋或魚鲺。
防治方法是,魚種放養前生石灰帶水清塘消毒,能有效殺滅錨頭鳋幼蟲和鲺的卵塊、幼蟲和成蟲.達到預防目的。用20毫升/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漫浴病魚1―2小時,可殺死全部幼蟲和大部分成蟲;用0.075毫升/升的B型滅蟲精全池潑灑,隔天再潑1次。
3.4細菌性爛鰓病
病原體為柱狀屈撓桿菌。
病魚鰓絲腐爛發白,鰓上常附著污泥和粘液。病魚獨游,體色發黑,體形悄瘦。每年4-8月為發病流行期,危害各個生長階段的鱖魚,尤其是魚種。
防治方法是,漂白粉1毫克/升全池潑灑,間隔24小時再潑灑1次。其他含氯制劑也可使用,使用劑量和方法參照其說明書;畜用紅霉素全池潑灑,使池水成0.1―0.3毫升/升濃度。
3.5鲺病
病原體為中華鲺。
在鱖魚體表、鰭及鰓內,肉眼可見如臭蟲大小的蟲體,常刺傷所寄生的色體,使病魚產生狂游、不安的癥狀。
在防治鱖魚病時應注意,鱖魚對藥物非常敏感,特別是敵百蟲.所使用的濃度一定要嚴格控制,濃度太大會造成魚體死亡。
4鱖魚池塘養殖的綜合效益
可以有效的利用農村天然水體資源,以達到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的目的。還可以防旱防澇,降低當地政府財政壓力。
豐富了市場的魚副產品,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還可以降低大量農民工進城對城市造成的壓力。可以有效提高我國水資源利用率,也有益于搞活農村經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