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自2008年1月初以來,雨雪冰凍天氣給我國南方多個省市漁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南方省區魚蝦凍死的損失超過100多億元。對此,現提出南方地區雨雪冰凍災后淡水漁業重建措施與建議,供參考。
受災的類型
從養殖種類及區域上區分,當前受災主要分如下幾種類型:
1.羅非魚養殖業:羅非魚養殖業在今年冬天寒潮侵襲中損失最為慘重,一些主要產區如廣東、廣西等地池塘水深不足2.5米的池養羅非魚,基本被凍死(有蓋大棚及一些抗寒品種除外)。
2.鱖魚養殖業:鱖魚養殖業受災的主要問題是飼料魚全部凍死,造成存塘的數萬噸鱖魚處于無飼料魚可吃的狀況。
3.其它優質魚類:一些耐寒性較差的優質魚類如泰國筍殼、澳洲筍殼、寶石鱸及一些河口性魚類,在這次寒冬中也損失慘重。
4.養蝦業:本次受災較嚴重的是羅氏沼蝦養殖業,南美白對蝦也有一定程度的損失。
5.傳統養殖的鯪魚:由于今年長時間低氣溫,加上大量的冷雨,使大部分的魚凍死。
6.對種苗生產場的破壞力:嚴寒幾乎使南方地區大部分淡水種苗場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將對下一步復產帶來壓力。
減災復產措施
減災復產措施之目的:(1)保證受災養殖戶在復產當年有穩定的收入。(2)使生產盡快進入正常的運作。(3)增加有效社會供給,緩解社會食品價格因受災而受到的上漲壓力。
1.羅非魚復產
(1)越冬苗種宜疏放,提高生長速度,爭取提早上市。當水溫穩定在18°C以上,即可放苗,建議每畝放養700尾~1000尾,可在8月~10月養成500克/尾以上的上市規格。
(2)早繁,早標粗,早上市,爭取二年三茬。有塑料大棚覆蓋或其它保溫設施條件的育苗場,可爭取早繁羅非魚苗種,并疏放標粗苗種,爭取當年盡可能早上市(10月~11月)。同時利用多個池塘的配套培苗技術,爭取二年養三茬羅非魚上市。
(3)冷凍過后,魚類容易得水霉病,因此切忌亂用藥,特別是孔雀綠、龍膽紫等,以免造成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2.鱖魚復產
(1)早繁鯉、鯽魚,快速標粗解決鱖魚飼料魚。
(2)在水庫或水深的池塘收集三鯪(鯪魚、泰國野鯪、麥瑞加拉鯪)作親魚,強化培育,爭取使魚苗場等種苗系統早日復產至正常水平。
3.其它優質魚可調節品種,如烏鱧(生魚),加州鱸等快長上市品種,使魚場能正常運作下去。
4.飼養四大家魚的漁塘在由于鯪魚大量凍死復產過程中,可適量增加草魚、鯽魚的放養量,使總產量得以保持。
早春復產的管理措施
隨著嚴冬的過去,當前氣溫及地塘水溫會緩慢上升。隨著溫度上升及早春冷暖氣流的交替,池塘日常管理應該做好如下幾個方面工作:
1.池塘中凍死的魚應及時撈出,可用作水果等種植業基肥,或作無害化處理,池邊施放生石灰、漂白粉消毒。
2.當陽光充足的天氣,可適當降低池塘水位,使池塘水溫加快上升。
3.在東南風及陰雨時間長、水溫在16℃~22℃時,池塘中裸腹蚤容易大量繁殖,極易造成池水缺氧泛塘,應密切注意。一旦發現,應及時用敵百蟲或滅蟲精控制。同時開動增氧機增氧。
4.在晴天高溫時,中午可開動增氧機,以加快池水升溫及增加池水溶解氧量。
5.早春是原蟲病的發病季節,如車輪蟲、鐘形蟲等,應勤檢查,一旦發現,及時治療,以免寄發細菌性疾病。
建議
這次低溫災害天氣所造成的損失巨大,暴露了應用基礎研究的薄弱面,今后應加強以下方面的研究及投入:
1.加強抗寒品種的選育及推廣應用研究。
2.加強池塘的基礎建設。例如一些經改造、水深3米~4米的池塘,在這次凍災中損失較輕失。因此,加強池塘改造十分必要。
3.應進一步完善包括氣象、行政主管、科研院所、大學等技術部門聯動的防災減災機制,以應對災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