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季骨郎魚屬雜食性魚類,生活在水域的底層,因此為充分利用水體,提高池塘的產出率,我們于2004年進行了季骨郎魚與太湖白魚、季骨郎魚與花白鰱的混養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試驗報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池塘條件池塘為長方形,東西走向,面積12畝,共2只,各為6畝,正常水深達到1.8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無污染,池塘土質為粘性土,池底平坦、少淤泥。池塘配置3千瓦增氧機各1臺及15千瓦發電機1臺。
2.池塘準備在魚種放養前用生石灰每畝75千克進行消毒,改善底質。過一周藥性消失后注入新水1米深,隨后用有機肥培育水質,每畝施用經發酵的雞糞200千克。
3.魚種放養有機肥施后一周,待水質育肥后于1月16日放養魚種,魚種放養前,經5%的食鹽水對魚體進行體表消毒10分鐘,然后下塘。1#塘以季骨郎魚為主體,搭養花白鰱;2#塘季骨郎魚和太湖白魚混養。
4.飼養管理
(1)飼料。花鮒魚為雜食性魚類,我們在養殖試驗中,采用了投喂配合飼料,飼料選用季骨郎魚專用沉性料和白魚用浮性料。
1#塘投喂季骨郎魚專用料;2#塘內投喂白魚專用料,少量投喂季骨郎魚專用料。投餌量控制在魚體重的2%~3%。每天投喂2次,上午8時和下午4時,并搭設食臺,以便檢查攝食情況。從4月初開始喂食到10月底起捕投食結束,最高峰投食量為:季骨郎魚餌料每天35千克,白魚料每天45千克。試驗期間共用去花鮒專用料1571千克,餌料系數為1.27,白魚專用料2028千克,餌料系數為1.26。
(2)水質調節。養殖過程中,定期測定池塘的水質狀況,確保魚塘水質pH值穩定在7.5左右,氨氮控制在0.5毫克/升,亞硝酸鹽控制在0.05毫克/升以內,水質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高于25厘米施肥料。分別在5月20日加施豬糞600千克,6月27日施尿素25千克,磷肥35千克。隨著水溫的上升和魚體的長大,不時地加注新水,保持水質肥、活、嫩、爽。在加水以前要認定外河水質的優劣,一定要保證安全。高溫季節,池塘水位保持在1.8米以上。
2004年由于準備充分、設備齊全,只使用了2次發電機,分別在7月21日晚上10點和8月12日傍晚,天氣很悶(當時還在停電),有部分魚浮頭,就及時用發電機發電增氧。平時增氧機在半夜到凌晨天天開啟4~6小時,保證水體有充足的溶氧,故沒有出現泛池現象。
(3)魚病防治。6月23日采用二溴海因,每畝200克進行消毒防病;6月30日和9月1,2日用魚蟲必殺,每畝水深1米30毫升的用量進行魚體寄生蟲的預防。
二、試驗結果
1.產量、成活率試驗魚池12畝,共產季骨郎魚1366千克,平均成活率89%,其中1#產量為985千克,規格為0.31千克/尾;2#產量381千克,規格0.35千克/尾。太湖白魚1663千克,成活率92%,平均規格為0.375千克。白鰱1584千克,成活率90%,規格為0.985千克/尾。花鰱565千克,成活率95%,規格1.23千克/尾。
2.經濟效益季骨郎魚平均售價36元/千克,產值49176元;白魚售價為24.1元/千克,產值40078.3元;花鰱售價9.20元/千克,產值5198元;白鰱售價5.10元/千克,產值8078.4元,總產值102530.7元,總成本24962.3元,總利潤77598.4元,平均畝凈收入6464.03元。
三、小結
1.根據季骨郎魚的食性,試驗投飼開食時間偏遲,如果根據水溫提早開食,規格還可有所增大。但是季骨郎魚養殖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季骨郎魚生活在池水底部,性情溫和,起捕很難,拉網、地籠效果都不理想,只有干池起捕,不太方便。
2.池塘養殖季骨郎魚是切實可行的,但必須做到:①當年養成商品魚,魚種規格要大,尾重在30克以上。②搭配部分中、上層魚類,能充分利用水體空間,調節和控制水的肥度,不僅可提高餌料的轉化率,而且可降低餌料成本,提高單產,增加效益。⑧如果混養白魚,應保持池塘環境的安靜,一旦驚動會影響白魚的攝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