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每年都有部分地區遭受臺風及暴雨襲擊,造成魚塘的池埂倒塌,逃魚嚴重。雨季過后,及時地補放魚種,就會使水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現將暴雨過后魚種的補放技術介紹如下。
1、魚種的來源
暴雨過后,如果天氣炎熱,魚種不便長途運輸,一般都在當地調劑解決,也可就近到天然水體中捕撈。捕撈的魚種就近放養,離水時間不能過長。各項操作應在網箱中或拉網內進行,但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嚴禁離水操作。
2、放養前的準備
(1)整修好被洪水沖垮的堤埂,堵死通豁水體,對險埂要段須用新土加固夯實,防止滲漏,發現問題,立即解決;保證不能再次潰堤。
(2)對池塘逃魚情況進行觀察,以摸清底細,確定補放品種及放養量。
(3)用生石灰、明礬等藥物對災后的渾濁水體進行澄清,凈化水質。若水體偏瘦,再略施肥料,以培肥水質。
3、放養
放養的魚種應選擇鱗鰭完整、跳躍有力、游動活潑的健康魚類。對魚體瘦弱、反應遲鈍、體表充血及有機械損傷的都應剔除。放養的品種可根據情況而定,放養規格要求以大為好,放養密度可適當稀放,以便年底都能長成商品規格。魚種下池前應用2%~3%的食鹽水或1~22毫克/升的晶體敵百蟲浸泡3~5分鐘,以防病菌的傳播。
4、管理
魚種放養后,應加強精飼料的投喂,保證魚種快速生長。日投喂量以池魚總重量的8%左右較為合適,具體以投喂后觀察略有剩余為準。若放養鰱、鳙較多,還要增放肥料。施肥應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有機肥要經充分發酵后再施入水體,畝施量為50~100公斤;化肥可用碳銨或尿素化水均勻潑灑,培養水中天然餌料,畝施用量分別為5~8公斤或3~5公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