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魚苗發病了怎么辦?——趕緊用藥唄!相信這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然而,要從源頭上遏制病害的發生,就要尋找發病的根本原因,這樣才能既治標又治本。以近期加州鱸魚苗病害頻發為例,不少都與魚苗應激有關,有專業人士提示,可從調水改底方面入手。
據調查,為了趕早出魚,今年加州鱸放苗時間較往年提前,1月底開始就有養殖戶投放溫棚小苗。然而,放苗后,天氣狀況一直不穩定,時陰時晴,有時還伴有降溫過程,池塘水環境變化較大,魚苗不時處于應激狀態。
另外,在珠三角加州鱸養殖區,養殖戶大多沒有清淤、曬塘習慣,對池塘進行簡單清塘處理后,就開始灌水培水,接著投苗養殖,并在養殖過程中慢慢加水直至一定水位。然而,由于投苗前池塘處理過于簡單,加上養殖過程投喂冰鮮,底泥中有大量沉淀下來的腐殖質和致病菌,一旦條件成熟,特別是天氣變化頻繁的時候,就容易爆發病害;另外,在養殖過程中多次加注新水,造成水環境不穩定,對魚體的應激也較大,從而增加了發病機率。
“減少應激,創造穩定的水環境是關鍵”,利洋水產醫院陳保立告訴記者,不推塘又能趕早投苗,還可以養好魚,調水改底必不可少,方法也有幾種。第一,放苗前,在“新水”池塘引進“老水”,由“老水”帶來豐富的生物種群,經過一段時間的繁殖,當水體浮游生物組成和含量均較豐富后,再放苗。第二,利用改底除臭產品改底,通過改底,底泥表層的腐殖質減少,氨氮等有害氣體散發量減少。第三,用肥水產品調水,使得水體的生態環境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此外,他還表示,養殖過程最好一次性加足水量,從而減少應激因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