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黑魚腹水病的病原是費氏枸櫞酸桿菌,是機會致病菌。黑魚腹水病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細菌性疾病之一,具有傳染快、發病急、死亡率高等特點,且黑魚腹水繼發病的危害程度高于黑魚腹水病,發病率90%以上,死亡率可達100%。發生黑魚腹水病的原因主要有3個,一是養殖池塘淤泥多,水質差;二是養殖密度過高,排泄量大造成水質污染;三是網撈或寄生蟲寄生引起的皮膚受傷以及投喂變質的飼料等。
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朱銀安表示,發生黑魚腹水病時,應及時換水或每立方米使用0.2~0.5克的聚維酮碘加水全池潑灑消毒,以殺滅水體中的病原菌。另湖南農業大學水產系的舒新華通過試驗證明,費氏枸櫞酸桿菌對諾氟沙星、復方新諾明、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湖北省資興市庫區管理局何共善推薦的用藥方案為,撈出池塘中的病魚、死魚,并及時注、換新水,同事投喂新諾明、卡那霉素等。也可每畝用生石灰50公斤化漿或青霉素400萬單位、鏈霉素500萬單位加水全池潑灑,連續潑灑3天。也可將諾氟沙星、復方新諾明、卡那霉素等制作成藥餌投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