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長期不進行清池。養蝦生產中有不清池也獲成功的例子,于是有些養蝦戶為了省時、省力便心存僥幸而不進行清池,往往引起嚴重后果。清池的主要目的是將池底多年淤積的老化黑泥等有毒物質除去;除去池中有害細菌、病毒、微生物、寄生蟲等有害生物,從而為對蝦提供一個適宜、安全、舒適的養殖環境。
認為多放對蝦苗產量高。從養蝦的實踐可以看出,不論精養或粗養,池塘收苗密度過高時,會導致蝦體小、長得慢、發病早、產量低。蝦苗的投放密度大小與池況、水質、餌料、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關。要使養蝦安全系數大,成活率高,放苗寧少勿多,建議放養1厘米以上蝦苗,精養池每畝2―2.5萬尾,粗養池每畝4000―5000尾為最好。
認為鮮料優于配合餌料。鮮料養蝦生產速度大于配合餌料,因此認為喂鮮料好是不科學的。鮮料中有時帶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可以直接感染蝦體,使對蝦發病率增加;鮮料污染水質,尤其在換水量較少的情況下嚴重損壞水質;鮮料不如配合餌料營養全面,因配合餌料有預防疾病的藥物。
認為防病與否效果一樣。有不少養蝦戶認為對蝦早晚要發病,用藥只能白白增加費用。的確,對于暴發性蝦病,確實無療效確切的藥物,但是通過科學合理的藥物預防,可以減少發病率,從而使養蝦獲得成功。防病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從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入手,環環相扣,應重點抓好池水消毒、餌料投藥環節,切勿貪圖省工、省錢而導致養蝦功虧一簣。
認為水質調控與否一樣。養蝦的關鍵是養水,養水的關鍵是人工調控。水是決定對蝦生存與否的必要條件。目前,仍有不少養蝦戶不根據實際情況,仍然大排大進水體,這勢必引起蝦體產生應激反應,導致對蝦發病死亡。養蝦水環境一定要穩定,對于確定大小的池塘,養蝦前期、中期每日換深度為5―6厘米水為宜,后期可適當加大。
認為光合細菌應用與否一樣。蝦池水質變化通常由底質變化引起的,換水只能改善池水,而不能改善底質和消除產生有害物質的根源。光合細菌能利用水和底泥中殘留的有機物質、氨及硫化氫等,特別是當底層溶氧化減少,有機污染物較多時,光合細菌活動更為激烈。在本不換水的情況下,要保持較好水質環境,可施用光合細菌。光合細菌可以起到以菌攻毒、以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功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