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四、天津漢沽高鹽度海水精養對蝦模式
(一)養蝦場工程及設施配套情況
1.池塘規格
試驗池為天津市精養模式示范區300畝連片蝦池,蝦池最大面積8畝,最小面積1.5畝,平均面積5畝。蝦池多為東西向,長寬比為1.5:1,池深3~3.5米,保水深度2.5~3米。
2.蝦場配套設施
養蝦場位于漢榆公路東側,在其附近有面積約3000畝的鹽場蓄水池,蓄水池的海水含鹽量為50以上。有淡水機井6眼。在養成中利用鹽場蓄水池經多級沉淀的高鹽度海水同機井淡水配兌成低鹽度海水(鹽度20左右)作為養蝦用水。在蝦池周圍還設有循環溝,用于養蝦池進排水及養殖中后期開展的蝦池水內循環。一般每兩個蝦池為一單獨單位,其中在養殖前期騰出一蝦池做海淡水配水池,另一蝦池做蝦苗暫養池。
3.養殖機械配套
300畝蝦池配置3千瓦葉輪式增氧機113臺,一般每池安裝兩臺增氧機,平均每臺增氧機負荷養蝦水面2.65畝。同時為防止養蝦期間因停電發生缺氧泛池,還配置了柴油發電機組29臺,一般每兩個蝦池配置一臺發電機組,平均每臺柴油發電機組負荷養蝦水面10.3畝。
(二)日常管理和綜合防病技術措施
1.池塘的清淤消毒
蝦塘的清淤消毒工作于3月上旬開始,清淤深度20~30厘米,將清出的淤泥運出池外,然后消毒。方法為:畝施生石灰150~250公斤,均勻遍灑,兩天后進水。
2.肥水培養生物餌料
池塘清淤消毒后進水70~80厘米,畝施尿素1.5~2.5公斤,使水的透明度達25厘米左右。
3.蝦苗暫養及投放
養殖用苗全部進行暫養,蝦苗來源于本區育苗場,規格0.8厘米,投苗時間5月2日~13日,暫養密度平均17.9萬尾/畝。投苗2周后開始投喂經檢疫的鮮活餌料(鹵蟲),每天投一次,1.5~2公斤/畝。蝦苗經一個多月時間暫養至4~5厘米時,重新計數分池,平均畝投暫養苗3.5萬尾,進入養成階段。
4.投餌管理
養成期投餌管理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養殖前期投餌以鮮鹵蟲為主,每天一次,每萬尾蝦投喂1.2~2.4公斤,養殖中后期全天投餌5~6次,其中鮮活餌料2次,顆餌3一4次。投喂的鮮活餌料為新鮮不變質、無污染、遠離發病區、經檢疫的鮮鹵蟲;投喂的顆餌為全價人工配合餌料,每次每萬尾蝦投0.3~4公斤。
5.水質管理
蝦池放苗時水深為0.8~1米,以后每天注水5~10厘米,到7月上旬池水水位可達2.5米以上。從6月中旬開始啟用增氧機,一般晴天中午開機兩小時。從7月份開始增加夜間開機,由晚8點開機至清晨停機,遇悶熱無風天氣,延長開機時間,陰雨天晝夜開機,以保證池塘有充足的溶解氧。進入7月對蝦發病高峰期,采取封閉養蝦措施,利用循環溝進行蝦池水內部循環,并定期施用水質改良劑、麥飯石,每畝施用50~100公斤,沸石粉每畝施用40~80公斤,以達到凈化水質、改良底質的目的。養殖期間蝦池水色主要控制在黃綠色、黃褐色,透明度控制在20~30厘米。平均每3~4天換水10厘米左右。
6.藥物防病措施
在養蝦全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除蝦池徹底清淤消毒外,在養成中每7~10天對池水進行一次消毒處理,常用消毒藥物有含氯消毒劑、抗菌素、硫酸銅等。在進行水體消毒的同時,定期投喂藥餌,每療程3~5天。在餌料中添加的藥物根據需要不同進行選擇,一般增強對蝦抗病力的添加穩定性維生素C等,防治細菌病選用大蒜、呋喃唑酮、抗菌素等,治療纖毛蟲病選用硫酸銅、含氯消毒劑、高錳酸鉀等,施藥1天后換水。
7.病原檢疫
在養殖過程中,將蝦苗、成蝦、鹵蟲、池中橈足類、糠蝦、池塘底泥樣本送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利用核酸探針方法多次進行病毒檢測,以做到心中有數,對癥下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