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摘要:利用河蟹人工育苗工廠設施進行青蝦工廠化育苗,2001年度育苗三茬,培育出仔蝦苗2.2億尾。抱卵率為93%,孵化率為84%,平均培育率為33%,平均單位水體育苗16.3萬尾/m3。
關鍵詞:青蝦;育苗;抱卵率;孵化率;培育率
中圖分類號:S966.12+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3―1278(2002)02―0005―02
青蝦(Macrohrachiumnipponense)學名日本沼蝦,隸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長臂蝦科、沼蝦屬,是我國名貴水產品之一。近年來,由于過度捕撈,青蝦自然資源日趨減少,市場價格逐年上升,且供不應求,人工養殖勢在必行。而發展青蝦養殖首先必須解決苗種供應問題。為此2000年利用我所原有的河蟹育苗工廠進行了青蝦工廠化育苗試驗,成功培育出仔蝦。2001年在對育苗技術進行完善的基礎上,進行了重復試驗,現將2001年度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育苗條件
育苗場為原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設施,包括貯水池、單胞藻培育池、輪蟲培育池、室內育苗池、親蝦暫養池。其中育苗池、單胞藻、輪蟲培育池位于1000m2全封閉型的玻璃頂溫室廠房內。還配有20k?W大型羅茨鼓風機2臺及鍋爐增溫設施。育苗用水從芭蕉湖(660hm2)引進。
1.2親蝦飼養
1.2.1暫養池親蝦暫養池8口,面積為l60m2、深1.5m的室外水泥池,進水用100目篩絹過濾,池內設磚石、瓦礫、竹枝作隱蔽物,水面四角放置水花生或鳳眼蓮。
1.2.2親本選擇親蝦均從洞庭湖天然水域選取,體質健壯,肢體完整,規格為:♀體長3cm以上;尾重4.2g,♂體長4cm以上,尾重5g。
1.2.3管理
①每日早上8:oo,下午5:30各投餌1次,投餌量占親蝦體重的8%,上午占全天40%,下午占60%,具體根據青蝦吃食情況進行調整。餌料主要為豆粕、玉米粉、新鮮小雜魚、螺蚌肉以及煮熟的蛋黃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餌料,以滿足繁殖期間的營養需要;
②每天上午投餌前吸污1次,撈出死蝦,每周換水1次,每天用中流水沖親蝦池l一2h,讓池水形成旋轉式流動,刺激親蝦脫皮、交配、抱卵;
③每個池配備420W小型氣泵l臺,充氣增氧,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
④每周潑灑10g/m3石灰水調節水質。補充Ca2+濃度,每5d用lg/m3土霉素或痢特靈潑灑預防疾病發生;
⑤抱卵蝦出現后,每天定期檢查卵粒發育情況,當卵粒變為透明,心跳達到180次/min以上,預示即將出苗,立即將抱卵蝦轉入育苗池。
1.3生物餌料培育
1.3.1單胞藻培養培育池為5口4m×2m×lm的室內水泥池,引進貯水池已處理的水,水的深度先控制在0.5m,施營養鹽硝酸鈉、磷酸二氫鉀、檸檬酸鐵及硅酸鈉,使其在水中濃度分別為40、4、0.4、lg/m3,水溫控制在18―22℃,然后引種培育,5―6d后,再施這4種營養鹽,濃度減半,并逐步加深池水。單胞藻密度達到l800一2000萬個/mL以上時開始撈起投喂。藻類品種為小環藻。
1.3.2輪蟲培養輪蟲培育池為5口4m×2m×lm的室內水泥池,先按上述方法培養單胞藻作輪蟲的基礎餌料。當單胞藻達到一定密度時引進輪蟲種,10一14d輪蟲密度可達到40―50個/mL,隨著輪蟲數量的增加,基礎餌料減少,每天投喂2次豆漿(15g干重/m3)。輪蟲品種為皺褶臂尾輪蟲和晶囊輪蟲。
1.3.3淡水蚤淡水蚤主要為小型枝角類、橈足類,從淡水池塘捕取,經消毒、沖洗后備用。
1.4幼體培育
1.4.1育苗池的準備育苗池為10口15m×2m×1.5m的室內水泥池,池中布設氣石,密度為4個/m2,充氣量可隨意調節。育苗池上方覆蓋遮陽布,用于調節光照。育苗用水從貯水池中引進,并加入適量含單胞藻水體。
1.4.2布苗將發育好的抱卵蝦轉入育苗池,為達到布苗集中,蚤幼整齊,一般集中較多的抱卵蝦在一個池中排苗。當池中I期蚤幼達到預定密度時(50萬尾/m3),用虹吸法將蚤幼例人另一個育苗池培育。已排苗的雌蝦轉入暫養池繼續培育至第二次抱卵。
1.4.3投餌Ⅰ~Ⅲ期蚤狀幼體以單胞藻為主,輔以豆漿,豆漿用100目篩絹過濾,每天投喂4次。Ⅳ~Ⅵ期以輪蟲為主,輔以熟蛋黃,蛋黃用80目篩絹過濾,每天投喂8次。Ⅶ期蚤幼至仔蝦投喂淡水蚤和螺蚌肉,螺蚌肉用40目篩絹過濾,每天投喂10次。投餌量以幼體吃飽略有剩余為度。
1.4.4水質管理每天2:00、8:00、14:00、20:00,用安特200檢測水質4次,分別測出水體中溶解氧、pH值、硫化氫、氨氮及亞硝酸鹽含量。整個培育期間通過換水、沖氣以及潑灑生石灰水來調節水質,水質指標范圍控制為:溶解氧6~10mg/L,pH值7.5~8.2,H2S<0.001mg/L、氨氮<0.015mg/L、亞硝酸鹽<0.1mg/L。
1.4.5病害防治抱卵蝦人育苗池時用10g/m3孔雀石綠浸泡5min,殺滅寄生在抱卵蝦上的聚縮蟲、累枝蟲。育苗期間,每2d用1g/m3土霉素全池潑灑,防止疾病發生。
1.4.6棲息物當蚤狀幼體95%達到Ⅸ期后,向池中投放一些漂洗消毒的水花生、馬來眼子萊供幼蝦攀附,提供幼蝦適宜的生態環境。
2結果
試驗用親蝦l500kg,其中雌蝦1200kg,約28.8萬尾,平均抱卵率為93%,平均懷卵量約為3000粒/尾。
2001年度育苗三茬,450m3育苗水體共孵出Ⅰ期蚤狀幼體6.7億尾,孵化率為84%,培育出lcm左右仔蝦苗2.2億尾,平均培育率為33%,最高培育率為41%。育苗情況見表2。
3討論
關于青蝦人工育苗國內有許多報道「13」,但主要是室內小型試驗和池塘土池育苗,前者停留于試驗階段,不能應用于生產,后者因受自然條件影響,成活率低,產量不穩定。本試驗利用閑置的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廠化育苗設施進行青蝦繁殖,能較大批量地培育出青蝦仔蝦苗,且具有培育率高、仔蝦規格整齊、培育批次多、產量高等優點,對發展青蝦養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內陸省份很多閑置的河蟹育苗工廠的利用找到了一條新路。
試驗中,幼體開口餌料采用生物餌料與人工餌料相結合,既解決了幼體的適口性和營養要求,又降低了餌料成本。抱卵蝦排苗后,采用倒池方法將抱卵蝦與幼體分離,與以往的網箱排苗方式相比,能大大降低抱卵蝦的死亡率。整個育苗期間,抱卵蝦排苗死亡率只有4.8%,而用網箱排苗死亡率在16%一35%「2」,且采用虹吸方法倒池對蚤狀幼體影響很小。
據觀察,青蝦幼體雖然具有趨光性,但害怕強光照射。試驗中采用覆蓋遮陽布,避免了強光對幼體的刺激,讓幼體充分活動于溶氧豐富、餌料充足的中上層水體,能提高幼體的成活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