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2年,遼寧省普蘭店市開發養蝦池混養海蜇12000畝,其中皮口鎮養殖面積6500畝,總產量350噸,獲產值380萬元。這種養殖模式的開展,為今后北方地區養蝦業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降低養蝦業風險,增加經濟效益提供了新經驗、新出路。
一、混養池條件要求
混養海蜇的蝦池面積宜大不宜小,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質,保水性能良好,池底淤泥厚度不超過5cm最好選擇有淡水河流注入及岸邊有蝦場的蝦池,水質要求肥沃無污染,海水鹽度在20‰~26‰之間,進排水方便,蝦池蓄水水位最低要達到1.5cm以上
二、放苗前蝦池處理
蝦池經過一個冬季凍曬后,要徹底清除池底及池坡內側的一切易擦傷和刺傷海蜇的尖硬物體,然后注水10cm~20cm,每畝全池潑灑生石灰150kg或30kg漂白粉溶液進行殺菌消毒。在離水面內側1.0米的池壁較緩處和淺水區用8目漁網繞池四周插一圈,漁網每隔2.0m用竹桿支撐,拐角處漁網子能圍成直角或死角,網高要高出預計水位30cm。由于海蜇幼苗體軟稚嫩,幼苗由育苗室投放到大水面時抵抗力較差,可在蝦池背風向陽處一角圍一小型幼蜇暫養圈,以提高幼蜇成活率。
三、培肥水質
海蜇主要濾食水中小型浮游生物,攝食活動晝夜不停且食量非常大,所以,一定要走出海蜇喝清水就能長大這一“誤區”。要在蝦池殺菌消毒后用120目過濾網注水50cm,以防止各種敵害魚類進入池中,然后每畝投放經發酵的雞糞等有機肥300kg,7天后,池水可呈茶褐色或褐綠色,透明度達30cm左右,小型浮游動物出現時即可投苗。
四、混養品種的選擇
海蜇混養必須注意品種的選擇,實踐證明,蟹類、蝦虎魚、鱸魚等捕食性魚類易攻擊海蜇,因此不宜選為混養對象,但海蜇與日本車蝦、南美白對蝦、貝類等底棲生物混養比較成功,雖然它們食性略同,但因其棲息的水層不同,互不干擾,只要在養殖過程中注意加強肥水即可。
五、幼蜇放養
當外界自然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選擇近日晴朗無風的天氣準備放苗,放苗前要測量育苗室與養殖池的水溫、pH值、氨氮值。當水溫溫差不超過3℃,pH值穩定在7.5-8.5之間,氨氮小于0.2mg/L時即可放苗。幼蜇最好在附近海域的育苗室選購,選擇規格均勻、活力好、色澤純、傘徑2.0cm以上的幼蜇。采用塑料袋充氧運輸,幼蜇裝袋時要采用內外光滑的玻璃器皿計量,避免動作粗暴劇烈,輕拿輕放,每袋可裝苗2000頭。運輸途中要避免劇烈顛簸震蕩,運輸8小時成活率可達95%以上。運輸到池邊,將塑料袋放人水中靜置20min后打開袋口,讓池水徐徐流人袋中,10min后將幼蜇緩慢放人池中即可。放養密度可視池塘條件和養殖技術與管理水平而定,一般可控制在0.5頭/立方米―3.0頭/立方米之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