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無公害閑置塘秋季速養青蝦,利用不少農村魚塘在冬放魚種前都處于閑置狀態(也可將常年積水、地勢低洼、不適宜冬季種植麥類、油菜等農作物的田塊,進行改造養殖青蝦),如能抓住這個空檔,速養一季青蝦,只要方法得當,不到60天就可起蝦出塘,畝均產成蝦100千克以上,效益十分顯著。
1.選好蝦池。以大小1000~3000平方米、水深1.2~1.5米的池塘較好,底質砂壤土,池埂面寬2米以上,坡比1∶3~4,池塘要有較大淺水灘腳,淺水區水深0.4米左右。蝦池清塘后,須在水體表面浮植小方塊狀或條帶狀的水生植物,浮植面積占總水面25%~30%為宜,在水層中間還須設置適量多層式人工蝦巢,以改善生態環境。
2.擇時放苗。放養蝦苗時間不能太早,因為那時水溫較高,影響青蝦成活率,但也不能太遲,以免水溫過低而影響青蝦攝食率,導致生長緩慢。一般在氣溫下降至25~20℃(一般在10~11月)投放蝦苗最佳,這樣可保證青蝦在越冬前有2個月左右的生長期,只需蛻皮3次就能長成大蝦,元旦、春節前后價錢好時正可出塘上市。需要注意的是,幼蝦放養前7~10天,池塘應加水深至80厘米。進水時須依次用40目、60~80目和80~100目尼龍篩絹進行三級過濾。同時,每畝施300~400千克腐熟的畜禽肥,施肥方式以全池均勻潑灑去渣的肥液為宜,以保證浮游生物的繁殖。
3.控制密度。一般每畝可放規格為2~3厘米幼蝦15千克左右。幼蝦下池時要試水,防止溫差過大生長不適,并在池塘內水平放置一塊8平方米左右的紗窗網片,吃水深度8~12厘米,將經過試水的蝦輕輕倒入網片正中,讓其自行游離網片潛入水底。過段時間后,仍留在網片上的必定是受傷的,應撈出處理。
4.精養,細喂。幼蝦下池后,應每天投餌,一般用羅氏沼蝦飼料替代。通常以投喂豆餅為主,輔以麥麩、米糠以及動物性餌料,如搗碎的野雜魚、螺、蜆等。水溫在20℃時日投喂量占全池蝦重的10%左右,水溫在15℃時投喂量為7%左右,隨著水溫的逐漸降低,投喂量應相應減少。動物性餌料應隔天投喂,一般占總餌料量的20%左右。每天投飼2次,即上午7~8時和下午16~17時。投喂時要定點,選擇水深50厘米左右的淺灘處,粉狀餌料如豆餅等,應預先浸濕,然后捏成團塊投喂。
5.控水增氧。幼蝦入池7天內,水深保持1米,7天后逐漸加水,15天左右水位達到1.5米,并保持池水pH值穩定在7~7.2之間。此外,還要勤巡塘,及時掌握蝦類活動及健康狀況,一般8~10天換水1次,增氧機一般午夜1時至日出前開,陰雨天全天開。為預防青蝦浮頭,晴天下午14時左右還可增開增氧機1次。一旦出現浮頭,不但及時開增氧機,還要盡快加注新水。
6.消毒防病。青蝦自身抗病力比較強,一般情況下較少發病,主要以消毒預防為主。在實踐中多以潑灑生石灰漿為主,一般每月潑灑2次,每畝每次15千克左右,就能有效控制蝦病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