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池塘青蝦兩茬養殖法就是夏秋一季和冬春一季。夏秋季是7月下旬投放當年繁殖蝦苗,春節前捕撈上市,而冬春季是春節前投放大規格蝦種,飼養到5~6月份捕獲上市。
一、放苗前的準備工作
1.選擇池塘。養殖青蝦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無污染,進排水方便且無滲漏,水深0.8~1.5米,坡比為1∶2.5~3,以利于青蝦棲息、攝食。
2.清塘除雜。蝦苗投放前的第10天,抽干塘水并畝用10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塘潑灑,徹底殺滅野雜魚類、敵害生物,改善池塘水質。
3.移植水草。清塘后,應人為沿塘四周有規律的移植水花生,并對移植前的水花生用10毫克/千克漂白粉浸泡10分鐘。水草面積始終控制在水面積的30%~40%,為青蝦提供適宜的生活與生長環境。
4.掛網。青蝦屬于底棲生物。如要增大單位面積的放養量,必需增加其棲息場所。一般可在離水面30~40厘米處架設無節夏花網片,網片用毛竹固定,坡度為30度左右,底邊離池底20厘米,便于青蝦上下爬行。每2畝水面掛兩條網,成“十”字形,網長度根據池塘的長寬而定。
5.注水。清塘后一周開始注水,進水管口用80目雙層尼龍篩絹網袋過濾,防野雜魚及卵人塘。
6.施基肥。在投苗前的第3天,畝施發酵糞肥500千克。
二、蝦種投放
1.夏秋季蝦苗放養。每畝放養體長1.5~2厘米的蝦苗76000尾。
2.冬春季蝦苗放養。其蝦苗主要來源于夏秋季養到年底沒有達到上市規格的蝦苗,平均規格為800~860尾/千克,畝放25~27千克左右。
3.套養濾食性魚類。青蝦塘套養濾食性魚類可以利用塘內餌料生物改善水質,減少高溫季節藻類發生。所以蝦苗投放10天后,可放養鰱鳙魚夏花每畝300尾。
三、飼養管理
1.飼料的制作與投喂。先將20%~25%的動物性飼料(小雜魚、螺螄肉等)洗凈并用絞肉機絞碎,然后把75%~80%的植物性飼料(米糠、玉米面、小麥粉等)與動物性飼料一起混合制成團狀料投喂。每天分上午7~8時、下午17~18時兩次投喂。上午投量占日投量的三分之一。飼料要均勻地投放在池邊固定的“食臺”上,避免浪費飼料和敗壞水質。飼養前期應動植物性飼料相結合,高溫時提高植物性飼料的比例,養殖后期加大動物性飼料的投喂量,確保吃得飽長得快。
2.水質調控。水質調控是池養青蝦的關鍵技術,要做到肥水養幼蝦,清水養成蝦。在商品蝦養殖整個過程中堅持定期測定水質,要求各項指標是:溶解氧5.5~6毫克/升、pH值6.8~7.8、氨氮0.3毫克/升、亞硝酸鹽<0.05毫克/升、硫化氫0.05毫克/升、透明度25~40厘米。
冬春季青蝦養殖要確保池面無大面積結冰封塘,天晴有陽光時堅持少量投喂;2月在池邊挖坑堆肥,讓其發酵,隨溫度漸升與水位逐步加深,腐熟糞肥會自然溶入池中;3~4月若水中浮游生物量不足,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時,應及時畝追腐熟糞肥50千克;4月中下旬由于日夜溫差大,耗氧量高,蝦的第1個浮頭季節來臨,水質管理應移至換水增氧上來;5月中旬,水質變化快,要著重抓好換水工作,每周換水2~3次,先排后加水,換水時間在上午;8月初是蝦苗浮頭季節,此時要減少施肥、加強巡塘工作,如發現蝦苗群集塘邊,聚在草上,“驚動不應,光照不退”,應立即增氧,調控水體。
夏秋青蝦養殖是高溫時節,水深要提高到1.5米左右,并保持穩定。適度增加水草種植面積,減少其積溫量,以延長蝦的生長時間。
3.加強脫殼管理。剛脫殼的軟體蝦活動力弱,無力抵御敵害,因此除了要為其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供更多隱蔽場所外,還避免脫殼期間大量沖水,同時供給充足動物性飼料,確保順利脫殼。
4.青苔的治理。養殖過程中若發現水中有大量青苔,首先換水,采用反復進排水辦法,每次排出20~30厘米底層水后注入等量新水。晴天降水位,曬死附著池灘的藻類,也可在池塘下風處的青苔上面遍撒草木灰,阻斷藻體光合作用。
四、防病
青蝦的病害以預防為主。一是重在消毒除野,加強水質管理。二是飼料要做到清潔衛生,動物性飼料先消毒后加工。三是定期潑灑生石灰,使水體pH值處在最適范圍。只要注意并確實做到了上述三點,通常青蝦不會發病。
五、捕獲上市
當80%的青蝦體長在4.5厘米以上時即可捕撈上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