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南美白對蝦仔蝦培育過程中,受水體環境各種理化因子變化的影響,紅體現象時有發生。由于引發的原因不同,發病時間也不同,危害程度也不一樣。歸納起來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應激性紅體病
1、發病原因:該病癥狀最輕,只要適當處理,損失不大。致病原因主要由于天氣、水源、投餌、用藥等因素的影響。育苗池內溫度、鹽度、pH、氨氮等理化因子突變時,仔蝦為適應環境變化而出現觸須變紅,尾扇的尖部變紅等癥狀。
2、預防措施:育苗池用水前3天~5天,用20ppm的生石灰或20ppm的二溴海因處理池水,保持沉淀池池水各種理化因子的相對穩定。
3、治療方法:育苗池每次進水時用1ppm氯溴海因消毒,投喂時輔以"紅體消"藥物,仔蝦因應激產生的紅體現象會在短時間內消失,但是抗病能力較差。
二、病毒性紅體病
1、發病原因:致病病毒為桃拉病毒。一旦發病,會引起仔蝦大量死亡。主要癥狀表現為:紅須、紅尾,特別是尾扇變紅,所以又稱"紅尾病"。仔蝦感染病毒后,早期癥狀不明顯,往往有一段潛伏期。潛伏期的長短取決于環境條件和體質健康狀況,隨著水環境的惡化,育苗池內個別蝦苗體色變成茶紅色,腸道排空或半空,一般情況下,個體大的仔蝦先發病。隨著時間的推移,紅體仔蝦數量逐漸增多,池內上層苗密度明顯減少;檢查池底,發現紅體苗數量明顯增加,用瓢舀水有特殊的悶響,池水有發沉、發粘的感覺;池底蝦片、鹵蟲等殘餌增加,開始出現死苗。
2、預防措施仔蝦前期出現紅體現象,應采取果斷措施,及時排除發病的仔蝦,避免感染其它育苗池。若在仔蝦中、后期發病,可采取以下措施,減緩紅體病的發病速度。(1)隔離發病育苗池內的仔蝦,倒池消毒,增加換水量,每天2次。先用1ppm的聚維酮碘消毒,每隔2天換1次水;(2)每天投喂肥水型蝦片1次,調節水質,投喂時輔以"紅體消"藥物和維生素C;(3)每天20點~21點投喂"富達"牌餌料,用相應網目的篩絹搓洗后投喂;(4)對發病嚴重的育苗池吸污、換水:換水工具用高錳酸鉀或甲醛消毒。
三、細菌性紅體病
1、發病原因:該病可引起仔蝦大量死亡。致病菌主要是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氣單胞菌。病蝦附肢變紅,游泳足最明顯,習慣稱"紅腿病"。病蝦活力下降,在育苗池內緩慢游動,腸道排空或半空。致病原因:一是水質引起,發病池排出的污水交叉感染未發病的育苗池;二是底質引起,沉淀池長期未清淤,造成池水老化,交換不良,加上外界環境影響,引發此類疾病。
2、預防措施:(1)冬閑時及時清理沉淀池淤泥;(2)康蝦幼體變成仔蝦后,沉淀池水量準備充足;(3)外界環境惡化時,育苗池內減少換水量,沉淀池增開增氧機,用20ppm的生石灰或者0.2ppm的二溴海因對沉淀池進行處理;(4)加強信息流通,及時了解其它育苗室的情況。
總之,南美白對蝦紅體病會給育苗工作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在育苗過程中,要嚴把質量關,盡量做好各個環節的預防工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