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江蘇省沛縣靠近微山湖,有低洼稻田20余萬畝,一年只能種一季稻,為了充分利用低洼稻田增加農民收入,我們利用2006~2007年兩年時間推廣了《低洼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養殖田塊選擇與田間工程建設
養殖小龍蝦的稻田要求選擇在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的田塊,能做到旱季不涸,雨季不澇。底質要求壤土或粘壤土,保水性能好、底泥肥沃疏松,腐殖質豐富。田埂比較厚實、不滲水、不漏水。田塊面積以5~10畝為好,這樣方便管理。
稻田養殖小龍蝦需開挖蝦溝,蝦溝是小龍蝦游向稻田的主要通道,也是小龍蝦在稻田操作、施肥、施藥時躲避的場所。蝦溝開挖面積一般占稻田面積的5%左右,做到溝溝相通。蝦溝可在栽秧前開挖,深度為40~50厘米,依田塊大小開成"+"、"++"、"日"形的溝。主溝開在稻田中央,環溝離田埂0.5~1米,不能緊靠田埂。開挖環溝和中心溝之后,再根據稻田面積大小開溝起壟,開溝起壟的原則是有益于水稻群體發育為前提。如土太爛則需隔1~2天再開溝起壟,開溝起壟分兩次完成,第一次先起模壟,隔1~2天待模壟泥漿沉實后再第二次整壟,壟溝要平直,最好為東西向,起壟規格一般壟溝深20~30厘米,以到硬土層為好。
二、防逃設施建設
1.鈣塑板防逃墻選用抗氧化能力較強的鈣塑板,沿田埂四周埋設,埋入土內15~20厘米,高出地面20~30厘米,用木樁或竹樁支撐固定,細鐵絲扎牢,兩塊鈣塑板接頭處要緊密,不能留有縫隙,四角做成圓弧形,建造時注意向內側傾斜。
2.塑料薄膜防逃墻選用農用塑料薄膜,每1米用1根毛竹或小木樁固定,塑料薄膜埋入土中20厘米,上端用鐵絲或尼龍繩固定即可。
3.水泥板防逃墻按設計要求預制水泥板,水泥板內壁抹平抹光。沿稻田田埂四周鋪設,埋入土內20厘米,高出地面20~30厘米即可。
三、養殖方式
稻田飼養商品小龍蝦有半精養和粗養兩種,半精養是以人工飼料為主,對施肥、投餌、管理等均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單產較高。粗養主要是利用水域的天然餌料進行養殖生產,成本低,用勞力較少,但單產較低。
1.半精養一般在秋季水稻收割之后,選好田塊,搞好稻田工程設施,整理好田面,來年水稻栽秧后,待秧苗返青,排干田水,太陽曝曬3~4天。每畝溝面撒米糠80千克,次日再施用有機肥50千克,使其腐熟,然后蓄水,水深15~30厘米。每畝放養蝦種60~80千克,規格約為150~200只/千克。由下種入塘時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浴5~10分鐘,放養后不能經常攪動水體。幼蝦以輪蟲、枝角類以及水生昆蟲幼體等為食,可每隔1個月追施有機肥50千克,另加入適量過磷酸鈣,促進活餌料繁衍;體長1.5~3厘米的幼蝦,投喂碎細餌料(如魚肉糜等動物性餌料,制成小顆粒);5~8厘米的中蝦階段要把餌料加工成一定規格大小(如野雜魚、螺螄、河蚌肉及畜禽內臟等切成蠶豆大小)再喂;成蝦階段則兼食動物性飼料和植物性飼料,投喂的餌料可粗些。總的原則是:幼蝦時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植物性餌料為輔:中期逐漸轉向以投喂植物性餌料為主,并搭配動物性餌料:后期多投喂動物性餌料,做到"兩頭精、中間青"。根據小龍蝦攝食特點,每天傍晚投餌1次,每天投餌量為3%~5%。投餌做到"四定",并根據不同情況隨時調整投喂量。一般每畝可收捕規格40克以上的小龍蝦120千克,可增收1200余元。
2.粗養實行粗養的稻田,同樣應按要求做好稻田整修和建設必要的設施,當水稻栽插返青,田面蓄水10~20厘米后投放蝦種,每畝投放大規格蝦種30千克即可。夏季高溫應盡量加深田水,以防燙死小龍蝦。每畝稻田可收獲30克/尾以上的小龍蝦60千克以上,可增收近700元。
不論采用哪種方式養殖,在蝦溝四周坡底、灘角都要種植一定數量的苦草、伊樂藻,沿埂四周移植水葫蘆、水花生,并每畝投放300千克的螺螄,創造出適合小龍蝦生長的生態環境。
四、施肥和用藥
稻田養殖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稻田中施用的磷肥常以鈣鎂磷肥和過磷酸鈣為主。
用藥時盡量選用低毒高效農藥。事先干田驅蝦入溝再施藥,并向溝中沖換新水。噴施時應盡量噴在水稻葉片上,噴施粉劑盡量在早晨稻株帶露水時灑用,水劑宜晴天露水干后噴施。也可采用分片施藥,第一天施一半,第二天再施另一半,可減輕對蝦的危害。
五、日常管理
定期檢查飼料消耗、蝦活動、防逃設施等情況。水質要求保持清新。前期以肥水為主,透明度25厘米左右:中后期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每15~20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3。必須保持水位穩定,不能忽高忽低,以免影響親蝦產卵。蝦池中始終保持有較多的水生植物。大批蝦脫殼時嚴禁干擾,脫殼后立即增喂優質適口飼料,防止相互殘殺,促進生長。
在防病方面應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可每半月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畝用生石灰8~10千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