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克氏原螯蝦,又稱紅色沼澤螯蝦、小龍蝦或克氏螯蝦,原產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國南部,屬甲殼綱,十足目,螯蝦科,原螯蝦屬。克氏原螯蝦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特別是占體重5%左右的克氏原螯蝦肝臟(俗稱蝦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游離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由于該蝦適應性廣,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強,對水質要求不高,適宜淡水養殖。2007年山東東營市河口區漁業局首次引進克氏原螯蝦進行池塘試養,獲得成功,養殖面積120畝,產出龍蝦40噸,產值60萬元,取得了好的效益。現將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放養前的準備
養殖池塘選擇:以水源充足,水質無污染的上農下漁養殖池塘為主,池塘面積5畝~10畝,池深1.2米~1.8米,坡比1∶2.5,底質為壤土,進排水渠分設,蓄水方便。
池塘整理與消毒:在蝦苗入池前,進行池底整平,在池底的中部挖一條水溝或在池塘坡底四周開挖一條溝,并清除池底淤泥,然后進水20厘米,用含有效氯35%以上的漂白粉100ppm全池潑灑,7天后,排干,再用15ppm~20ppm的茶籽餅全池潑灑,7天后,每畝用150千克生石灰改善底質。
防逃設施設置:用抗老化塑料薄膜、石棉瓦、玻璃鋼瓦、鈣塑板等材料沿池埂埋入土內10厘米左右,壓實,設置高度50厘米左右的防逃墻,拐角處成弧形,池底設置樹根、塑料筒等,為克氏原螯蝦提供棲息、蛻殼、隱蔽場所。
基礎餌料培養:3月上旬進水60厘米,用60目篩絹過濾,防止敵害生物進入。進水后,將腐熟畜禽糞肥裝于塑料編制袋,放入池中,每畝500千克~600千克,進行肥水,或用無機肥每畝尿素2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溶于水于晴天上午(10∶00~12∶00)全池潑灑,使水色呈現黃綠色或黃褐色,建立起新的生態體系,培育輪蟲和枝角類、橈足類浮游生物,為蝦苗提供適口餌料。
水生動植物移植:按一定行距和間距在池內移栽、插栽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伊樂藻等水生植物,每畝用量30千克~50千克,占蝦池面積的70%左右。同時在清明前每畝投放鮮活螺螄400千克左右,讓其在池中繁殖,凈化水質,并作為克氏原螯蝦的天然餌料。
蝦苗放養
苗種選擇:選擇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病無傷,生命力強的苗種。稚蝦規格在0.8厘米以上,蝦種規格在3厘米左右。
放養時間和密度:4月份放養蝦苗。其中,規格為0.8厘米以上稚蝦,每畝放養3萬~4萬尾;規格3厘米左右蝦種,每畝放養1萬~1.5萬尾,同一池塘一次放足同一規格的苗種。
放養時的注意事項:(1)選擇晴天早晨或陰雨天進行,烈日的中午不宜放苗,以避免陽光暴曬。(2)掌握放養時的即時水溫不低于18℃,日夜溫差不宜過大。(3)苗種放養前用3%~5%食鹽水浴洗10分鐘,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4)離水時間較長的蝦苗,在放養前,先在養殖池水內浸泡1分鐘,提起擱置2分鐘~3分鐘,再浸泡1分鐘,如此反復2次~3次后,再放養,使苗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提高成活率。(5)放苗時池塘水質要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
養殖管理
餌料投喂克氏原螯蝦以投喂絞碎的米糠、豆餅、麩皮、雜魚、螺蚌肉、蠶蛹、蚯蚓或配合飼料等為主,根據季節、天氣、水質、蝦的生理狀況而調整。6月~9月每天投喂2次~3次,時間在上午9時~10時和日落前后或夜間,日投飼量為蝦體重的5%~8%;其余季節每天可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進行,或根據攝食情況于次日上午補喂一次,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1%~3%。飼料投喂需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陰雨天或水質過濃則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后多投。同時,投喂飼料要新鮮、不腐敗變質,可在配合飼料中可添加光合細菌及免疫劑,在高溫期,餌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增強蝦的免疫能力。
調節水質:保持養殖池溶氧量在5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每15天~20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1/3。每20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畝用生石灰10千克,保持水位穩定。養殖期間,應適時施肥。一般在幼蝦投放5天~7天后,使用硝化和反硝化菌、乳酸桿菌、枯草桿菌、雙歧桿菌、假單胞菌、酵母菌、糞球菌等生態制劑調節水質,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吸收利用水體氨氮等有在物質,改善蝦池養殖環境,生物降解克氏原螯蝦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有機污染物,改善機體代謝,激活免疫系統,提高克氏原螯蝦免疫力,促克氏原螯蝦物消化道的吸收作用,增加基礎餌料數量,保持水質清新。
日常管理:堅持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在養殖生產中嚴格執行“五項制度”“兩項登記”,除經常觀解克氏原螯蝦的攝食和活動,生長脫殼等之外,還要注意水質和池底環境變化。當水中溶氧量很低,水質惡化或雷雨悶熱天或連陰天氣,要減少投餌或停飼。若發現克氏原螯蝦反應遲鈍,向岸邊游集,浮頭并向岸上爬,說明缺氧嚴重,要及時注水或增氧。若發現水質過肥、透明度低時用生石灰全池潑灑,殺死浮游生物,并及時清除青蛙、蛇等敵害生物。同時,克氏原螯蝦攀爬能力很強,在夜晚或陰雨天喜歡到陸地上活動,養殖過程中,一定加強防范,避免克氏原螯蝦打洞逃跑和相互殘殺,從而減少養殖損失。
捕撈與運輸
11月~12月先用地籠網、手抄網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也可以捕大留小,常年捕撈。商品蝦用泡沫塑料箱干運,也可以用塑料袋裝運,或用冷藏車裝運。運輸時保持蝦體濕潤,不要擠壓,以提高運輸成活率。
結果與討論
試驗證明,克氏原螯蝦在黃河三角洲地區養殖是完全可行的。2007年河口區漁業局試驗推廣120畝,產出克氏原螯蝦40噸,產值60萬元,取得了好的效益,為黃河三角洲地區增添了新的養殖品種。
克氏原螯蝦適應性廣,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強,對水質要求不高,但養殖過程中自殘現象比較嚴重,特別是野生蝦種,需經人工馴養一段時間后,才能放養,從而減少自殘,提高成活率。另外,克氏螯蝦具有穴居特性,養殖時要做好必要的防范,勤巡池觀察,防止克氏螯蝦打洞逃跑。克氏原螯蝦越冬期間死亡率較高,越冬技術,還需進一步研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