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3.親蝦培育
(1)投餌:以配合飼料與動物性餌料相結合,投餌量占蝦體重的3%~4%,每天投喂兩次,早晨以顆粒料為主,晚上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傍晚投喂量占全天的70%~80%。
(2)水質:每隔1天吸污1次,去除殘餌及排泄物,每隔10~15天更換一次水,每次換水1/3。不定期潑灑生石灰,用量為每畝7.5千克,起殺滅病菌和調整pH值的作用,使親蝦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順利地完成越冬、交配、抱卵。
4.繁育方法
(1)水溫:在25~28℃時約20天左右揀抱卵蝦,以后每間隔10~15天揀一次。
(2)專池孵育:揀出的抱卵蝦要專池飼養,水深控制在40厘米左右,抱卵蝦隔離放入產卵池內,由鐵架和聚乙烯網片組成規格為長70厘米×寬35厘米×高7厘米的框,每框可放抱卵蝦20~30尾。水溫控制在28~30℃,使受精卵顏色由淡黃色、黃色、桔紅色、紅色至暗紅色逐步加深,卵球略有膨大拉長,眼點出現,附肢形成,最后卵膜脫落形成稚蝦。剛孵出的稚蝦,仍粘附母體周圍,受親蝦保護,約7天后完全離開母體,此時稚蝦體長為0.7~0.8厘米。當池中幼苗密度達到一定量時,可把孵化框移出放入另一池內繼續培育,一般蝦苗密度為1500~2000尾/平方米,孵化池要放入瓦片、網片等隱蔽物設施供其棲息。
5.幼蝦的培育和管理產卵框移出后,幼蝦在原池的培育應及時投喂開口餌料,每日投喂兩次,早晨投配合飼料,傍晚投適口的動物性飼料。定期排污、吸出殘餌及排泄物,每隔7天換水1/3,每15天用一次微生物制劑。水深保持在40~60厘米,水溫前期25~26℃,當幼蝦培育達到1.2厘米以上就可供待銷和分養,池溏養殖最適宜的規格是2~3厘米。
6.蝦苗運輸蝦苗運輸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否則會影響成活率。
三、養成蝦管理和方法
1.養殖面積
(1)池溏:面積5~7畝,池埂面寬不少于2米,水深0.8~1.5米,以長方形為宜。利用冬季干塘后,清除池中過多淤泥,留有10~20厘米的熟土,清出的淤泥可用于修補加固池埂。放養前干塘曬池15~20天,做到池底硬、裂縫小為宜,池溏四周用鈣塑板和網片做好圍攔設施,在池塘底離池灘3~4米,安放一圈平瓦片供蝦隱蔽之用。
(2)水泥池:面積20平方米,水深1米,進排水系良好,水泥池屋頂需能照見陽光,在池底安放隱蔽物平瓦片。
2.清塘與消毒主要以生石灰為主,須在放蝦前15天做好消毒工作。如池溏中有克氏螯蝦,還需用“魚蝦類二號”,用量為0.2~0.3克/立方米藥物殺滅。
3.進水和培水進水處水源良好無污染,進水口須安裝進水濾網,一般采用80網目的篩絹。池塘蝦苗下塘前10天進水50厘米,然后施用經發酵后的雞、豬糞及青草綠肥等有機肥,畝用量為50千克。水泥池用復合肥每畝15~20千克,使池水pH值在7.5~8.5之間,透明度30~40厘米。種植輪葉黑藻、苦草、空心菜、水花生等水草占池溏面積的1/3,作蝦隱蔽棲息的場所。
4.蝦種放養放養時間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水溫穩定在18℃以上。蝦種質量要求體表光潔亮麗、肢體完整健全、無傷無病、體質健壯。放養規格在2~3厘米,每畝放養3500~4500尾,水泥池每平方米放養15~20尾。
5.放苗時注意事項放苗時池塘水位要求在0.8~1.0米,有利于水溫保持相對穩定。每口蝦池放苗一次性放足,同時要注意緩慢調節溫差時間15~20分鐘,裝運苗箱內水溫與池水溫度基本一致后再放入池中。放養時應在蝦池四周淺水處分散放養,不宜混養肉食性魚及其它蝦類,可適當放養一些大規格仔口鰱、鳙魚,起調節水質和缺氧報警的作用。
6.合理投餌
(1)餌料種類:一是植物性餌料,有黃豆、豆餅、小麥、玉米等,需煮熟后投喂;二是動物性餌料,有小雜魚、軋碎螺螄、河蚌肉等;三是配合飼料。
(2)投喂餌料的數量:前期規格在2~5厘米時,日投餌量每畝為0.1~1.5千克。中期規格6~10厘米時,日投餌率為5%,畝日投量為7~10千克。后期規格11~15厘米,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3%,畝日投量為2~6千克。如果是投鮮料還要適當高于這個參考數計算,并視天氣、水溫、水質等狀況靈活掌握。
(3)投喂方法:一般每天兩次,分上午、傍晚投放,以傍晚為主,(占全天的80%),并做好“四定、四看”。投喂方法是以岸邊和淺水處多點均勻投喂,上午投料應離池灘遠些,傍晚離池灘近一些,也可在池四周增設餌料臺,以便觀察蝦吃食情況。餌料選擇為前期投喂魚肉糜、破碎顆粒,中后期為小雜魚、軋碎螺螄、顆粒飼料。
7.水質管理水質要求保持“肥、爽、活、嫩”。前期以肥水為主,透明度為25厘米,中后期通過加水和換水,以間隔15天為一次,透明度為30~40厘米。5月中旬至9月中旬使用微生物制劑,利用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1~2小時,增加池中溶氧,消除水體中的氨氮等有害物。定期使用生石灰,中后期間隔15~20天,每畝1米水深用量5~7.5千克,保持池水pH值7.5~8.5之間。
8.日常管理平時勤做好巡池工作,早晨主要檢查有無殘餌,以便調整當天的投餌量,中午測定水溫、pU值、氨氮、亞硝酸氮等有害物,氨氮不得超過0.5克/立方米、亞硝酸氮不得超過0.2克/立方米。觀察池水變化,傍晚或夜間主要是觀察了解龍蝦活動及吃食情況。經常檢查維修加固防逃設施,臺風暴雨時應特別注意做好防逃工作。
9.防治敵害和病害敵害主要有老鼠、青蛙、水蜈蚣等,平時及時做好滅鼠工作,春夏季需經常清除池內蛙卵、蝌蚪等。目前尚未發現暴發性、流行性疾病,主要抓好定期預防消毒,采用生態防治方法,定期檢查有無纖毛蟲類的累枝蟲、聚縮蟲、鐘形蟲等,嚴格落實“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實施無公害健康養殖。
10.成蝦捕撈和運輸養殖時間160~180天,每只個體可達75~100克(50克以上即可上市)。捕撈時間9~11月上旬,考慮提高經濟效益錯開季節上市,利用溫室囤養至元旦、春節。捕撈方法,可采用蝦籠誘捕、逆水捕捉、干塘捕捉。運輸方法可用筐、箱四邊打孔的泡沫箱裝運,運輸前將蝦沖洗干凈上箱,每箱可放重量為10~15千克,上面放少量水草,用鐵絲扣緊箱蓋后運輸。
四、經濟效益分析
1.引種和養殖引種2.2萬尾,收獲的重量為683.4千克,價格每千克79元,產值54114元。支出39716元,其中:蝦種15000元、飼料4700元、肥藥2016元、水電費3000元、池租8000元、人工7000元。利潤14398元。
2.蝦苗繁殖面積280平方米,種蝦1539組,繁殖蝦苗規格為1.2~3.5厘米,數量38.5萬尾,產值為31.1萬元。成本18.2萬元,其中:種蝦2.2萬元、飼料0.5萬元、水電費8萬元、池租2.4萬元、人工3.6萬元、雜支1.5萬元。利潤12.9萬元(460元/平方米)。
3.水泥池養殖產量為6473千克,價格每千克70元,產值為45.3萬元。成本28.1萬元。其中蝦苗為12.3萬元,飼料3.2萬元,租金3.2萬元,肥藥為0.4萬元,水電費3.2萬元,人工為4.2萬元,雜支1.6萬元。利潤為17.2萬元(36.2元/平方米)。
4.池塘養殖產量5449千克,畝產227千克,價格70元/千克,產值38.1萬元,畝產值15875元。成本18.1萬元,其中:蝦苗10.6萬元、飼料4.1萬元、肥藥0.4萬元、水電費0.34萬元、圍欄0.34萬元、人工1萬元、租金1.2萬元、雜支0.1萬元。利潤20萬元、畝利潤8333元。
五、分析和討論
1.調整親本種蝦規格親本種蝦由于引進時間遲、規格偏小,需調整到10~12厘米,挑選抱卵蝦時間由3月下旬提早到3月初。
2.逐步推廣水泥池養殖利用空閑羅氏沼蝦育苗設施,調整改造溫室養鱉面積,發展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從目前分析水泥池畝產可達907千克(1.36千克/平方米),每畝效益可達24145元。
3.進一步研究解決澳洲淡水龍蝦配套飼料從養殖實踐過程說明該蝦需較高比例的動物性餌料,根據我地養殖鱖魚成功經驗,可借鑒鱖魚飼料魚配套池養殖的做法,水泥池養殖方式中餌料魚池與養殖池配套為1∶1,池塘養殖龍蝦配套1∶3。另外可以發展配套福壽螺養殖以解決飼料的來源。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