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6天~7天子魚全長6.6毫米以上,增投鹵蟲初孵幼體0.5個~1個/毫升,第10天~12天,全長達7.5毫米左右,以鹵蟲幼體為主,保持1.5個~2個/毫升,第25天~26天,全長達17毫米以上開始用切碎的糠蝦魚糜配合餌料等為主。
投喂過程中,要保持池水中一定的活餌殘量,并通過吸污控制池底過剩的配合餌料。前期培育時,生產50萬尾24毫米左右的苗種,生物餌料的需要量約為輪蟲300億個、鹵蟲無節幼體51億個、養殖鹵蟲17億個。
輪蟲、鹵蟲無節幼體和養成鹵蟲在投喂前要進行營養強化(參照真鯛育苗)。
日本在黑鱘前期飼育時,單位水體(立方米)出苗量達5700尾~10420尾,成活率達53%。實踐證明,影響黑鱘育苗前期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初產子魚的質量。選用低齡親魚,所產子魚活力強,成活率高。
②后期培育。稚魚全長75毫米~30毫米時結束前期飼育。若繼續高密度飼育,此后發生的互殘將造成大量死亡。出池方法:用配合飼料將稚魚誘集到一處,用虹吸管吸出,剩余的可降低水位,用水撈網撈干凈。將這些稚魚移入二次培養池或移到海上網箱進行2次培養。養成5厘米~12厘米的大規格魚種。培育池和海上網箱可參考真鯛育苗。
后期培育的放養密度是:全長30毫米,5000尾/立方米;全長40毫米,2500尾/立方米;全長50毫米,1000尾/立方米。超過以上密度,會因個體間攝食不均衡而產生顯著的生長差異,造成互殘并易誘發疾病。餌料主要是添加復合維生素的魚蝦肉糜和配合餌料,有兩者并用的,也有單獨使用其中一種的。配合飼料要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的魚體大小,逐漸增大飼料的粒徑,以適口為原則。投餌量視攝食情況而定,大約為魚體重的2.5%~3.0%。陸地水池飼育可每天投喂4次,海上網箱飼育可每天投喂2次~3次。后期飼育中,要反復進行分選,避免產生個體大小差異,調整放養量保持適宜的密度和換水量,成活率可高達90%以上。
③土池育苗。利用我國沿海池塘眾多的有利條件,結合黑鱘的生物特性,開展土池育苗是一項成本低,見效快的捷徑。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對黑鱘的土池育苗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體操作可參照土池育苗。
三、養成
黑鱘生長快,耐溫范圍廣,適應性強,魚病少,餌料轉換率高,養殖技術簡單,且商品魚價格高,是海上網箱和土池養殖的優良品種。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應以發展土池養殖為主?蛇x擇小型土池用作后期飼育池或中間培育池,育出的大規格魚種經室內越冬后再放養到大中型土池中,當年可養成體重400克~500克的商品魚。因黑鱘耐低溫的能力強(最低可耐受0.5℃)且生長適溫偏低,故尤其適合于我國北方沿海養殖。
日本黑鱘的養成主要使用海上網箱(同于其他海水魚養殖網箱),放養全長10厘米左右的苗種,養殖魚的生長比天然魚快得多,一般翌年6月份可達全長20厘米,體重160克,秋季可達400克~500克的商品魚規格。
養成期間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放養密度。一般在海上網箱養殖時,體重25克為150尾~300尾/立方米,100克時為45尾~50尾/立方米,200克時為23尾~25尾/立方米,400克時為14尾~16尾/立方米,1000克時6尾~7尾/立方米。
2.餌料投喂。餌料主要是小雜魚、蝦、扇貝邊等低值魚類、蝦類和下腳料。因黑鱘的適溫范圍在8℃~25℃,最適生長溫度為14℃~22℃,所以從6℃~7℃開始少量投餌,在14℃~22℃時,每天投餌2次,日投餌量控制在體重的4%~8%,越冬期,逐漸減少并停止投餌。
3.水質調整及分選換網。土池養殖時,管理可參照黑鯛,盡力保持良好水質。
網箱養殖時,根據污附情況及魚的生長及時更換新網衣,結合換網進行必要的大小分選,這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
四、疾病防治
黑鱘養殖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所發現疾病同于真鯛、黑鯛等,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防治方法也同于真鯛與黑鯛,關鍵是嚴格按規程控制放養密度,盡量投喂鮮活餌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