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建池
養鰍池建在陽光充足,水源好,有弱酸性土質的地方。以水泥池養鰍最佳,池底泥土要夯實,池壁應高于水面40cm,水深約30cm。面積:魚苗培育池(可兼作產卵池、孵化池).每口8―12平方米;魚種培育池每口16―40平方米;成魚池100~150平方米。進出水口用鐵絲網圍住,可防泥鰍逃。另外,各種魚池應建集魚坑,面積為全池面積的1/10,深30cm,坑四周要用木板圍住。池底宜向排水口頃斜,排水和捕撈。放養時,池底應放20―30cm肥泥,最好用粘土,這樣養殖的泥鰍體黃色、脂肪多、骨路軟、肉質美。
二、繁殖
繁殖用的雌鰍要求體長20cm、體重18g以上,腹部膨大.性腺成熟。雄鰍應選擇體長10cm、體重12以上,行動敏捷的個體。雌、雄鰍以1:2~3的比例搭配,放人親魚池中飼養。當水溫上升到20℃時,將泥鰍捕起,每尾雌鰍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克體重注射15~20國際單位,雄鰍劑量減半。采用1ml的注射器和4號針頭注射,注射部位為腹部中線上的胸鰭和腹鰭之間,也可背肌注射。當水溫22度以上時,注射10小時后產卵,可用棕片做附卵工具。孵化的水溫為20―32℃,受精卵約2天左右孵出鰍苗。出苗1天后,每10萬尾日喂熟雞蛋黃1個,碾碎后調成汁投喂。每日換水2次。培育10天后,鰍苗長到1cm左右放入魚種池內喂養。
三、飼養管理
泥鰍苗的放養量:每平方米水面可放3―4cm長的鰍苗40一50尾。水質要求黃綠色,透明度以20―30cm為宜。泥鰍食性雜,養殖過程中既要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餌料,又人工投餌。鍬苗以動物性調料為主,隨泥鰍生長可逐步加配合飼料比重。5―9月氣溫升到25―28℃時,泥鰍十活躍,必須經常保持水肥餌足,以促進泥鰍生長。當水溫超立30℃時,應勤灌新水,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并可調節水溫。
四、常見病防治
4.1寄生蟲病病鰍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轉,可每立方水施用0.5g硫酸銅防治。
4.2赤鰭病病鰍的鰭、腹部皮膚及肛門周圍出現充血,是魚體受傷或池水惡化所致。每立方米用1g漂白粉全池潑灑防治。
4.3氣泡病病鰍胸中充氣而浮于水面,因腸內氧氣或其他氣體過多所致。防止水質惡化,投餌要適量。充血,是魚體受傷或池水惡化所致。每立方水用1g漂白粉全池潑灑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