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泥鰍是群體數量較大的小型溫水性魚類。生活的水溫范圍為15―30℃。最適生長水溫24―27℃。泥鰍系雜食性魚類,幼魚期間喜食動物性餌料,成魚期間則以植物性餌料為主。泥鰍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據分析,每百克鰍肉含蛋白質高達22.6克。泥鰍還可人藥,能補中益氣,壯陽利尿,增強體質。農家庭院建池養泥鰍,投資少,收益快,是一條致富的好門路。下面介紹農家庭院人工飼養泥鰍的方法:
一、泥鰍魚池的興建興建泥鰍魚池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水體或選擇有水源,避風向陽無農藥污染的空閑地建魚池。魚池可用磚、石砌成,面積和形狀大小可自行決定,池深要求1米以上。魚池進出水口處要用鐵絲網或者塑料網圍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傾斜,以便排水和捕撈。魚池砌成后用水泥抹平,待凝固后放進肥泥16―20厘米,并注入清水35―50厘米。魚池的邊緣要高出水面50厘米左右,因為泥鰍好動以防竄逃。泥鰍下池前15天應將池中水排干翻土曝曬6―7天,每平方米施用0.5―0.75公斤生石灰消毒,然后注入20厘米深的新水,再放入25―30公斤熟糞肥,過幾天水變為黃綠色時即可投放鰍種。投放鰍種時要注意泥鰍和黃鱔不可混養一池,以免黃鱔吞食泥鰍。
二、泥鰍魚種的選擇每年的“夏至”是養殖投放的最佳期,鰍苗可以到市場上買,或進行人工繁殖或捕捉。投放量可按每平方米0.5―0.75公斤投放。要選擇體壯無損傷,大小均勻的鰍苗投放,并按一雌三雄的比例搭配。鰍苗雌雄的鑒別方法:可看其外表,雄鰍苗頭尖,胸鰭窄長;身長與尾端一樣粗細,尾尖上翹,鰭條基部有一骨質薄片;而雌鰍苗頭呈橢圓,前身粗而尾端細,胸鰭寬而短,尾端圓平。
三、泥鰍魚苗的繁殖泥鰍二齡性成熟,是分批產卵魚類,一般年產卵2―3次,當水溫達到18―20℃時,成熟的泥鰍開始自然繁殖,通常4月上旬開始產卵,9月中旬結束,其中5―6月為產卵盛期。泥鰍人工繁殖時,宜選擇250克以上,體質健壯,性成熟的二齡以上的成色,雌雄比例1:2為宜,選擇好的親魚。若采用人工催產,每尾泥鰍注射2―3個青蛙垂體或注射其他催情藥物,然后放入產卵箱,箱內可用棕葉片做附卵工具。箱面用密網蓋好,以防泥鰍逃出。在水溫20―25℃時,經過24小時后即可產卵。每尾雌鰍懷卵量在7000―10000粒。為避免親魚吞食魚卵,應及時取出棕葉片放人孵化箱。受精卵約兩天左右出苗,剛孵出的魚苗體小質弱,約經85小時才能自游。泥鰍魚苗培養可利用孵化箱,水深30厘米,每平方米放養魚苗2000尾。出苗一天后,按每10萬尾魚苗每天喂雞蛋1個,研碎后調成汁投喂,每天換水2次。孵出3天后的魚苗開始攝食,人工餌料需加工或粉末狀,天然餌料可投喂小水蚤。10天后放入魚池中,孵出的幼苗要單養,可作為來年飼養的魚種。
四、泥鰍幼魚的飼養泥鰍是雜食性魚類,魚粉、豆餅、豆渣、米糠、麩皮、牛糞或蠅蛆都可作餌料。泥鰍在飼養過程中,投放量一般是根據采食情況自行確定,每天投喂飼料3次就可以了,在撒餌料時應沿池分散撤,防止鰍魚搶食殘斗。也可適當地補施些有機肥,但施肥切莫過多過頻。魚池水質要保持一定的新鮮度,如果池水呈現茶褐色或黑褐色,泥鰍就不斷浮上水面吞吸空氣,這說明水質已老化,應停止施肥和投食,及時換水,一般每月換水2―3次。平時要有經常巡池的習慣,至少每天早上要去看看,嚴防農藥和石灰水流入水池中,檢查池內是否有水蛇等天敵跑入。同時要保持池水清潔,特別是6―8月高溫期,要經常沖注新水,以補充池內氧氣,避免鰍魚浮頭死亡。
五、泥鰍魚病的防治高溫盛夏季節泥鰍容易發生赤皮病,又稱赤鰭病,是泥鰍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的癥狀是:病鰍后鰭和體表部分皮膚呈灰白色,肛門發紅,嚴重時腹部和體側出現血斑點,變成深紅色,腸管糜爛,繼而發生死亡。治療此病一般應防為主,注意避免魚體損傷。魚苗在放池前,應用孔雀石綠消毒,或用2%鹽水洗滌2―3分鐘作消毒處理。同時在飼養過程中要注意池內水質變化,按時注入新水,保持水質新鮮。若發現此病,可用10萬分之一的四環素溶液浸洗病魚一晝夜。也可在500克飼料中混入10克氯霉素投喂;還可在發病鰍池內投放蟾蜍,方法是:將2只剝皮的癩蛤蟆用蠅子系好在池內來回拖幾次,對防治泥鰍赤皮病有一定的療效。在氣溫較低時,泥鰍容易發生水霉病。其癥狀是:病鰍體表有白色綿狀似的水霉菌。魚體消瘦,游動緩慢,食欲減退,如不及時進行防治,不久便會發生死亡。防治方法是:注意防止魚體受傷感染,如發現此病,可用孔雀石綠10萬分之一至30萬分之一溶液把病鰍浸洗25―30分鐘。然后把鰍魚放入注有新水的池內六、泥鰍成魚的捕捉捕捉泥鰍時,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辦法,以確保池內有一定數量的鰍魚,以利續養和高產。泥鰍因肉質好,營養成份高,近年在國內外市場走俏,因此,應掌握泥鰍的運輸方法:一是干法運輸,運程2―3個小時,可把泥鰍裝在容器內,只需加少量水,保持皮膚濕潤即可;二是裝袋充氣運輸,適于遠程運輸,采用兩層塑料薄膜裝袋充氣運輸。每個60x120厘米的塑料薄膜袋,加入少量水或冰后,可裝泥鰍10公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