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況下,可用木箱養殖泥鰍,飼養半年即可收獲,每箱產泥鰍15―20公斤。
一、木箱制作。規格1米×1.5米,空間容量為1.5立方米。一側或兩側設直徑3―4厘米的注、排水口,并安裝有2毫米的金屬網。箱底填入糞肥,汲土(或一層稻草一層泥土),最上層為泥土,保持箱內水深30―50厘米。木箱可放在向陽流水處,使水可從一只孔流進,從另一只孔排出。幾只箱可聯在一起,搞聯箱生產。
二、放養密度。每箱可投放長3厘米以上的鰍種-1.5公斤。
三、飼養管理。泥鰍為雜食性魚類,木箱流水養殖泥鰍,以人工投餌為主。餌料有魚粉、動物內臟、豬血粉、蠶腎粉等動物性餌料,以及米糠、豆餅、麥麩、酒糟、菜籽餅等植物性餌料。配合餌料由50%小麥粉、20%豆餅粉、10%米糠粉、10%2魚粉或蠶腎粉、7%血粉、3%酵母粉組成。配合餌料加水捏成軟團狀餌,投餌量為箱內泥鰍體重的1%―2%。泥鰍食欲與水溫有關,要根據季節和溫度調整動、植物性餌料比例和投喂量,水溫在20℃以下時,植物性餌料應占總量的60%―70%。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7―8時投喂全天餌料量的70%,下午1―2時投喂30%。水溫在15℃時開食,隨著溫度升高投餌量應逐漸增加,一般為7%―8%,水溫高于30℃或低于10℃時,應少投或不投。
四、鰍病防治。為預防鰍病發生,在保證餌料數量和質量的同時,應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定期消毒箱體。一旦發現湯炎病,可在10公斤餌料中投入20克痢特靈,每日投喂2次,連喂3―5天。赤鰭病對泥鰍危害極大,泥鰍感染此病后,鰭、腹部皮膚及肛門周圍充血、潰爛,尾鰭、胸鰭發白并爛掉。一旦發現此病,應立即用0.1/10000濃度的四環素藥液浸洗鰍體1―2小時,或用0.2/10000濃度的痢特靈藥浴24小時,也可用0.04%(藥物占魚體重的比例)的呋喃奈斯拌入餌料連喂三天。如發生水霉病,可用4%的食鹽水浸洗病鰍5―10分鐘,或用4毫克/公斤的硫酸銅溶液浸洗20―30分鐘。如發現寄生蟲病,可用0.7毫克/公斤硫酸銅和硫酸亞鐵(二者比為5∶2)聯箱遍灑,可防治車輪蟲和舌杯蟲病。
五、注意事項。在下雨時要防箱水外溢而致泥鰍逃出,還要防止農藥、化肥等污染水進入箱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