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赤豆、甘薯、榨菜是江蘇省海門地區的特糧特經特色農產品。為全面提高種植效益,近年來,海門市中部幾個鄉鎮在示范的基礎上,推廣了、“玉米+赤豆=甘薯~榨菜”這一用養結合型茬口,一般畝產玉米籽500~600公斤,畝產值720~860元;赤豆80~100公斤,畝產值500~600元;甘薯2500公斤左右,除留種薯外,畝產值1200多元;榨菜可畝產鮮頭3000公斤,加工腌制成半成品1800公斤左右,畝產值為2500多元;合計全年畝產值近5000元。有效地提高了種植效益。
一、茬口配置玉米4月初,采取等行雙株播種,大行距1.4米,小行距不少于17厘米,株距18~20厘米,每畝播4400株左右;赤豆與玉米同播,穴播于玉米小行中間,穴距0.4~0.5米,每穴播4~6粒;甘薯一般于4月底至5月初育苗,7月上旬采用高壟雙行方式栽插于玉米空幅中間,壟高33.3~40厘米、寬26~30厘米,每壟交錯栽雙行,株距23厘米,每畝密度4000株左右;榨菜一般在9月下旬秋分節前后育苗,10月底至11月初移栽,2米1個組合,中間種植6埭榨菜,行距30厘米,株距12~13厘米,每畝栽1.5萬株左右,組合間距50厘米,主要用于施肥治蟲走道。
二、主要栽培技術
1.育苗甘薯、榨菜均要進行栽前育苗。甘薯育苗通常掌握在地溫14℃以上時排薯育苗,育苗前需整地施肥,并做成1.5米左右寬的苗床,澆足底水,按33厘米左右的行距開埭播種。出苗后及時澆水、追肥;榨菜育苗首先要按1∶7的比例留足秧田,秧田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肥土充分耕細整平后分畦播種,每畝播種量0.5公斤,出苗后如遇天氣干旱應及時補水保苗。
2.移栽玉米播前每畝施羊棚灰肥500~750公斤、玉米專用肥50公斤作基肥,并深施于播種溝內淺蓋土播種;甘薯一般在苗床上剪取20~25厘米長的壯苗,薯苗入土節數4~6節,深5~7厘米,栽插后及時澆足水,封好穴;榨菜移栽前要在秧田全面用藥防治蚜蟲2次,移栽前要用拖拉機耕翻或人工翻后開埭移栽,并每畝施復合肥1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作基肥。
3.田間培管(1)追肥。玉米重點要施好二次肥料,一次在展開葉6~7葉時,每畝施尿素7.5公斤;第二次為擺果肥,每畝施碳銨50公斤,以后視長勢巧施紅絨肥。赤豆在玉米收后及時把幾株玉米頭扎在一起后,每畝施尿素7~10公斤作花莢肥。甘薯主要掌握施好3次肥,即提苗肥、壯株結薯肥和長薯肥。提苗肥在移栽成活后每畝施尿素3公斤;壯株結薯肥是在栽后30天左右,每畝施尿素5公斤;長薯肥是在薯藤葉封壟后,每畝澆施尿素5公斤。榨菜一定要施好二次速效肥,第一次在1月下旬,第二次在2月下旬,每次每畝施碳銨50公斤,第二次施肥是榨菜獲高產的關鍵性肥料。(2)防病治蟲。在玉米苗期要抓好地下害蟲防治,大喇叭口期要搞好灌心防治玉米螟。在赤豆花夾期要防治好紅蜘蛛、斜紋夜蛾和赤斑病。榨菜活棵后,要防治好蚜蟲。
4.采收赤豆莢枯黃后即可分批采收,但要嚴禁帶青收獲,這是提高赤豆色澤和品質的關鍵。榨菜的收獲期一般在清明前后,如不適期收獲,榨菜頭容易出現空心、爛心,影響產量和品質。
三、茬口評價
本茬口通過合理配茬,巧妙搭配,把市場上較受人們喜歡的赤豆、甘薯等特(雜)糧與榨菜進行間套夾種,加上榨菜的半成品銷售,使畝產值進入了高效田塊的行列。本茬口難度不大,為面廣量大的玉米田塊如何提高效益提供了路子。如玉米改種為收青的糯玉米品種,并采取地膜覆蓋栽培,赤豆如改為利瑪豆,則畝產值還可明顯增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