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棚絲瓜矮化密植能提高絲瓜的前期產量,提高經濟效益。絲瓜大棚以6.5×30m為宜,比一般蔬菜大棚高10一20cm,以便于操作管理。品種選用專用大棚絲瓜種。
1育苗
1.1準備營養缽選用上口徑7―1cm的營養缽,每667m2備2600個(實栽2500個)。營養土按習慣配制,按3000:1拌入土菌靈。
1.2播種2月上旬,先用熱水浸泡種子,撈出后用濕布包好放在30-50%環境中催芽。催芽的同時將營養土裝入營養缽,裝土至缽口lcm處并稍加壓實。種子出芽后每缽播種l一2粒,再裝滿營養土,按一般苗床規格排放在大棚內并澆透水,平鋪1層薄膜后搭小拱棚并關閉大棚保溫。一般15天左右出苗,齊苗后揭去地膜并噴1次甲基托布津和敵百蟲防治病蟲害。待棚溫穩定在15℃以上后撒去拱棚。
2移栽
2.1施肥秧苗長到2葉時,大棚開始整地,翻耕(提前灌透水)后按中間1.5m、兩邊0.6m筑畦,667m2施優質農家肥2000―3000kg、復合肥30kg、尿素10kg于畦面中部,起溝土蓋于畦面筑成小高畦,要求畦面寬1m(邊畦40cm),高15cm。覆蓋薄膜后閉棚。
2.2定植秧苗3~4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前3天苗棚要早揭晚蓋,加強通風煉苗。寬畦兩邊按35cm株距,邊畦兩邊按70cm錯窩定植,澆足定根水,封好膜口,噴敵百蟲液防蟲,然后閉棚。
3大田管理
3.1溫度與濕度緩苗期間應閉棚保溫促進幼苗成活。秧苗長到6―8葉,如已現雌花,要通風換氣,以利于雌花發育,最好1―2天通風換氣1次。氣溫低于10℃不通風,晴天應加強通風,使棚溫不超過25℃。待氣溫穩定在18℃以上可揭去棚膜。絲瓜喜濕潤環境,不耐旱,干旱時一定要澆水保濕。
3.2搭架苗成活后每窩插竹竿1根,1畦2行搭人字架,用1橫梁貫穿,也可3根綁成三角架,邊畦搭三角架,瓜架要低于棚膜10cm,以防刮風時頂穿棚膜。
3.3整枝絲瓜主蔓上(側蔓和卷須要剪除)具有2―3個健壯雌花后摘心,使養分集中供應嫩瓜生長。待第1批瓜長到150g左右,留1側蔓進行第2次結瓜(整枝同前),第2次瓜開花前則必須采收第l批瓜。結2-3批瓜后瓜蔓已上架頂,此時應打去中、下部全部老葉。6―7月棚架全部郁蔽時,可在下部選留l健壯側枝并剪去主蔓進行再生栽培。
3.4追肥早熟絲瓜前期不宜施肥,以免營養生長過旺影響前期掛果。每收2批瓜后667m2用復合肥20kg追肥1次,若長勢差,需加施尿素5一lokg。
3.5人工授粉前期溫度低,大棚內通風條件差,加上昆蟲不易進去,故絲瓜的授粉差,最好在大棚揭膜前都輔以人工授粉,特別是第1批瓜。人工授粉在雌花開放的早上7―9時進行,不要反復授粉,以免形成裂果,授粉后摘去多余雄花及蕾。
3.6采收根據市場行情,絲瓜長到300g左右即可采收,以早摘瓜促進早結瓜。一般4月中、下旬始收,到7月每667m2可產3000kg以上,延秋每667m2可產4000―5000kg。
3.7病蟲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蟲害有地下害蟲、黃蟲、芽蟲等,可參照常規栽培的方法進行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