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絲瓜絡既是一味傳統國藥,又是一種新型的輕工業原料,其加工產品不但適應國內市場、賓館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之用,而且可出口創匯,在國際市場享有較好的聲譽。目前絲瓜絡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生產區域由南向北發展,江蘇、安徽、陜西等地均有生產。一般畝產量可達100―130公斤,經濟收入2000―2600元,高產量超過150公斤,收入在3000元以上。現將其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適時早播、培育壯苗
絲瓜絡一般采用營養缽育苗移栽,于3月中下旬播種育苗。營養土以每100公斤沃土加入腐熟家畜肥10―20公斤、過磷酸鈣O.5―1.O公斤和鉀肥O.5公斤,加水拌勻制成。加水量以用手緊捏能成團,齊胸落地能散開為宜。也可用l:1的河泥和腐熟家畜肥,拌勻制成4厘米見方的營養塊。制成后蓋地膜保濕待播。
種子在播種前要曬種2―3天,播種既可干籽下種,也可催芽播種。干籽播種一星期左右出苗。催芽播種的用三開一涼溫水浸15分鐘,再在清水中浸一晝夜(以種子基本吸足水分為準),然后保持溫度25℃左右催芽,待種子露白后播種。一般每缽(塊)播2粒種子,播后用細土蓋沒種子。苗床四周撒上鼠藥,隨即平鋪地膜,再復蓋小拱棚,密封保溫保濕促齊苗。齊苗后即去掉平鋪膜,保留拱棚膜,同時根據出苗情況進行刪苗,留強去弱,每缽(塊)留一株壯苗。棚溫管理前期以保溫為主,棚內溫度控制在22―24℃;中后期隨著氣溫升高和苗齡增大,逐步通風煉苗,移栽前2―3天進行揭膜煉苗。
2、帶土移栽、搭棚引蔓
谷雨前后,當秧苗具2―3張真葉時可帶土移栽。移栽前,大田結合深翻15厘米以上,畝施腐熟人畜肥1000―1250公斤、磷肥50―72公斤,鉀肥15―20公斤。精細整地,畦面呈龜背形,畦寬2米(連溝),開好深溝(溝深30厘米以上),噴好除草劑,蓋好地膜。然后打孔移栽,行距200厘米,株距50―60厘米,畝栽550―650株。
定植后及早搭好瓜棚,以1.5×1.5米距離立桿,棚高1.8米左右。棚面用小毛竹、鐵絲、繩子縱橫扎成正方形,棚要結實牢固,能經得起鮮瓜、莖葉的重量和臺風襲擊。
當瓜蔓長到2米以上,及時引蔓上棚。引蔓方向保持一致,以利蔓在棚面上平衡伸展。蔓上棚后,要加強管理,經常理蔓,使其分布均勻,形成良好的高產布局。
3、整枝留瓜、調控瓜形
蔓上棚后,應及時分次整枝。保留一條主蔓,去除其余側枝和贅芽,使棚面透光良好。由于絲瓜雌雄花同節位著生,而且雄花數量較多,因此為減少養分消耗,應將90%雄花蕾及時摘掉,并注意避免碰傷雌花蕾。
根據瓜生長的氣候季節,可將絲瓜分為梅瓜、伏瓜和秋瓜,一般每株每期只留一條瓜,最多留2條。留用的幼瓜要上下勻稱,瓜柄粗壯,其余幼瓜及早摘除。為防留用幼瓜表皮破裂(瓜瓤充實過快,表皮生長跟不上而破裂),在選留瓜的前幾個節位上可暫留一條幼瓜,以爭奪養分,當選留瓜長到5cm左右(不會破裂時),再去掉前幾個節上暫留的幼瓜。留用瓜不能任其擱置在棚面,應及時放下懸掛,如發現彎曲,應采用小重物懸掛于瓜尖整直。
4、管好肥水防治病蟲
移栽后施上活棵肥,畝施人糞750公斤兌水薄澆。結瓜期,看瓜施用追肥。梅瓜一般數量不多,可不必追肥。待伏瓜直徑長到4厘米以上時,于離根基50厘米處,畝施尿素20公斤左右,當進入秋瓜盛花期再用同量肥料追施一次。如果發現長勢過旺,特別是梅雨期,畝矗可用5―6毫升助壯素加水60公斤噴霧,控制徒長。
絲瓜喜水怕漬,要求田間排灌靈通,若遇上高溫干旱、葉子出現凋萎現象,必須于傍晚灌水抗旱,溝水不過畦面。
絲瓜病蟲害較多,如病毒病、角斑病、灰霉病、霜霉病、綿腐病、地老虎、紅蜘蛛、小卷葉蟲、瓜野螟等,必須做好預防工作。其中以霜霉病、綿腐病、瓜野螟等危害最嚴重。防治方法:綿腐病用1:2:200波爾多液防治,在陰雨期要早防勤防;霜霉病在葉子有水漬狀時,用500倍甲霜靈灌根,或初發病時用2000倍瑞毒霉進行噴霧,每隔7天1次,連防2~3次;瓜野螟在幼蟲盛發時用賽揚2500倍噴霧;其它病蟲可對癥下藥實行兼治。5適期采收、精制瓜絡絲瓜過嫩采收,影響產量和品質,過遲則影響下期結瓜,因此必須適期采收。一般以瓜身轉輕變硬,瓜柄轉黃,瓜蒂凹陷變軟和有黃色環帶,手捏可聽到輕微暴烈聲時為采摘的適期。
采摘后,用木棍輕擊瓜身,使表皮破裂,然后捆成5―6根的小把,浸沒水中,夏季浸2晝夜,秋季浸3―5晝夜(視表皮腐爛而定),然后洗凈腐爛的表皮,搶晴曬干。若遇陰雨天適當推遲洗凈,如果已洗凈的,要通風攤涼。曬干即可出售,以保瓜絡潔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