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生姜屬無限生長作物,生產上為一年生栽培。在山東省種植一般是"立夏"播種,"霜降"收獲,生長期160d左右。萊蕪市農科所經過近幾年的試驗研究,在生姜種植上采取保護地栽培,實行春早播,秋延遲收的技術措施,播種時間由"立夏"提前到"谷雨"前,收刨時間由"霜降"延遲到"立冬"后,生長期達200d以上,比傳統的露地種植生長期延長了35-40d。有效積溫增加,特別是秋延遲生長期間晝夜溫差大,養分積累多,地下莖膨大快,產量顯著提高。據測定秋延遲生長期間生姜每天畝增達30-40kg,至收獲時可畝增600-850kg。高產開發示范田創造了畝產6586kg的高產記錄,增產幅度達34.2%。
一、地膜覆蓋增地溫,適時早播爭積溫
生姜發芽生長所需要的溫度條件,必須保證地溫穩定在l5℃以上時,才能播種。采取地膜覆蓋措施提升地溫,在4月中旬地下20cm地溫即可穩定在l5℃以上,能確保姜種正常的發芽生長。
(一)備播有條件的姜地要進行秋(冬)耕曬垡。早春將姜地深耕細耙整平,施足底肥, 667m2施優質圈肥10000kg,復合肥50-70kg,并提前20-30d做好姜種處理催芽等備播工作。
(二)播種4月15-20日播種。首先在整好的姜地上按照55-60cm的行距劃線,并順線開溝起壟,溝底平,溝寬25cm,溝深l5cm。澆足底水,并等底水滲下后將催好芽的姜種按照要求排放溝內,先用備好的種肥和細濕土蓋種。然后將壟上細土耬下一部分,將播種溝擋平,同時將壟背整成圓弓形,壟高l0-l5cm。
(三)覆膜采用幅寬1.1-1.2m的地膜,一幅兩壟,順壟覆蓋,在間隔壟的側背上開淺溝將膜封埋,同時將兩頭封嚴。另外,用塑料袋裝土放在壟背上壓膜,避免風吹刮壞薄膜。覆膜基本要求:壟向直、拉力勻、貼壟緊、封邊嚴、膜面凈。這種壟作覆膜優點是增溫效果好,膜壟緊貼,覆蓋質量高,可以保持土壤疏松,作物抗寒發根力強,有利于排灌。
(四)開口放苗待幼苗出土在膜下長至1-2cm時,及時在其上方劃一小口放苗出膜,并隨即用細土將苗孔封嚴,以利保墑保溫。
二、扎拱棚、御霜凍、秋延遲、增產量
(一)建拱棚其規格形式有立柱拱棚和簡易拱棚兩種:
1、立柱拱棚。
(1)用料:立柱(木樁或水泥柱)、竹竿、鐵絲、鐵釘、薄膜等。
(2)規格:順壟建拱棚,拱棚寬6-8m(10-14壟姜),柱高0.7-1.4m,長度因地制宜確定。
(3)此種拱棚多在生姜播種前扎起骨架。夏天搭遮陽網(代替插姜草),給生姜遮陽。入秋后撤掉遮陽網。"霜降"前5-7d蓋上塑料薄膜。生姜收刨前將薄膜撤掉。此種立柱拱棚可連續使用3-5年。
2、簡易拱棚:
(1)用料:竹竿、鐵絲、繩子、薄膜等。
(2)規格:順壟建拱棚,寬3m左右(5-6壟姜),高1.4m,長度因地制宜確定。
(3)簡易拱棚一般是霜降前5-7d扎起拱棚蓋上薄膜,收刨前全部拆除。
(二)拱棚管理
1、溫度管理。生姜在拱棚內延遲生長,靠拱棚保溫保濕。因此塑料薄膜在晚上或氣溫低于l5℃的情況下要蓋嚴壓實。
2、通風換氣。剛蓋棚時,中午前后棚內溫度有時高達30℃以上,為保證生姜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溫度,應做好通風降溫換氣工作。拱棚長度在30m以內的一般將拱棚兩頭薄膜敞開即可;超過30m長的除將兩頭敞開外,還要在拱棚中間兩側適當掀開1個口。要根據氣溫高低決定上午拱棚敞開、下午封棚的時間。氣溫高時下午4-5點封棚;氣溫低時下午2-3點封棚。陰天或遇寒流降溫時要及時做安排,既要搞好通風換氣,又要注意保溫。
3、要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風刮損壞薄膜,以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三)肥水管理
l、澆水:小水澆灌,一般間隔4-5d澆l次。
2、追肥:拱棚蓋膜前開溝追施磷鉀肥,667m215-20kg。另外,延遲生長期間葉面噴肥1-2次,可選噴磷酸二氫鉀或硫酸鉀肥。
(四)收刨時間一般在立冬后5-7d進行。如遇大幅降溫,要適當提前收刨時間,以防發生凍害,避免造成損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