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雞白痢桿菌病是由雞白痢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雛雞以排白色糊狀稀糞為特征,如治療不及時,往往造成大批死亡。我們在近幾年試用大蒜防治雛雞白痢桿菌病,共預防雛雞83600只,有效保護率達96%以上;治療病雛6227只,治愈5918只,治愈率達95%,收效顯著。
一、治療方法
1、選用當地產紫皮大蒜,剝去外皮搗碎拌料喂服,每只病雛用0?5―1克,每日拌喂3次。
2、制成20%大蒜汁,每只病雞滴服0?5―1毫升,每日3―4次。
二、典型病例介紹
去年3月本縣李某飼養的羅曼褐雛雞1600只,8日齡時開始發現有病雞,3天內出現病雛96只,死亡19只。病雛表現精神不振,縮頭閉眼,不食,擁擠在一起,拉白色糊狀稀糞。剖檢病雛,發現腸道內充滿粘液,肝脾腫大、充血,有出血點,初步診斷為雛雞白痢桿菌病。即要求禽主將病、健雛分開飼養,加強管理,適當調高育雛室溫度,用溫水兌20%大蒜汁,每只病雞滴服1毫升,每日用藥3次,并給健雛拌喂大蒜泥。治療3天后,除3只病雛治療無效死亡外,其他大部分病雛好轉,有食欲,又改用大蒜泥拌料治療兩天,病雛痊愈,健雛經投喂大蒜泥預防,再無發病。
三、防治體會
1、雞白痢桿菌病主要發生于兩周齡左右的雛雞,多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成雞帶菌者可經蛋垂直傳播,因此做好育雛期飼養管理和孵化前種蛋消毒工作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2、治療試驗表明,大蒜對雛雞白痢桿菌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早期病例一般1―3天即可治愈,中、后期由于病情加重和繼發感染要配合有效抗菌藥治療,故在臨診實踐中,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3、治療初期病雛無食欲,首先用大蒜汁滴服,待恢復食欲后再用大蒜泥拌料喂服。治療期間要加強飼養管理,給予充足的清潔飲水。
4、育雛期采用大蒜泥拌料喂服法,可有效地預防本病的發生。通過對本縣幾個較大型雞場的預防試驗觀察,證明用大蒜預防雛雞白痢桿菌病效果可靠,如平原縣父母代種雞場自1996年以來先后育雛7批,計56000只,由于采用大蒜預防,并加強飼養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雛雞白痢桿菌病的發生,育雛成活率達96%以上。
5、中獸醫學認為,大蒜辛溫,入脾胃經,有消食化谷,解毒止毒,止血止痢之功效。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大蒜含大蒜辣素,對多種腸道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大蒜價廉易取,治療簡便,群眾樂于接受,因此可廣泛用來防治雞白痢桿菌病和其他腸道疾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