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屬性與用途
紅皮云杉亦稱“紅皮臭”。松科,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小枝有毛或無毛,無白粉。葉四棱形,四面有氣孔線,毛端尖,長1.2厘米―2.2厘米。球果卵狀圓柱形或長卵狀圓柱形,長5厘米―8厘米;種鱗倒卵形,尖端圓形或微尖,露出的部分光滑,無縱紋,是我國東北長白山至小興安嶺森林的主要樹種。朝鮮及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亦有分布。木材輕軟、細致,可供建筑、家具、造紙等用材,又為觀賞樹。
二、扦插育苗方法
扦插時間應在早春抽出新梢后,剪15厘米長插穗,在塑料大棚內進行扦插。為了增高地溫,床底可墊生馬糞,保持25℃―35℃地溫,濕度在90%左右為佳,塑料棚要蓋嚴,不要頻繁打開,以免濕度降低。苗木扦插時蘸1000μg/g吲哚丁酸激素和ABT生根粉1號,生根效果較好。
三、育苗技術
1.種子處理。采用“雪藏法”埋種,即先選擇一處地下水位低,背陰背風的地方,挖一貯藏坑,其規格為深80厘米,長、寬視種子多少而定。坑最好在前1年秋挖好,于1―2月間,在坑底鋪10厘米―15厘米厚的雪,再按1:2或1:3將種子與雪混合,攪拌均勻后放入坑內。裝滿后,用雪培成丘形,上覆草簾等物。貯藏到播種季節前l周左右將種子取出,混以濕沙,在15℃左右的室溫下催芽4―5天,沙干時澆水,且每天翻動1―2次,當有20%―30%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
2.播種。采取不覆土播種法。先按要求做好苗床,不打底水在濕潤的床面上用耙摟動,使床面形成平整均勻的條形凸凹面。為了便于播種,播前將種沙混合物摻入適量干沙,攪拌均勻再播。播種時,要做到隨播種,隨鎮壓(木滾)、覆簾和澆水,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在苗木出齊之前,始終要勤澆水,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始終保持床面濕潤。
實踐證明,不覆土播種比覆土播種出苗又快又齊,一般播種后8天即見出苗,15天一20天可出苗80%,20天一25天基本出齊,并從未發生過苗木倒伏現象。據統計,不覆土播種比覆土播種的苗木產量都高于規程標準,一般高22%,有的高2倍―3倍。
3.苗期管理。在出苗達60%以上時,撤去葦簾,使苗木全受光照,若不遇高溫干旱,一直進行全光育苗,這樣可比長期遮蔭好,使苗木粗壯、根系發達、抗災力強。為防止晚霜凍害,在冷空氣到來之前要澆水,以提高土壤熱容量。若發生凍害,可在太陽出來之前澆水,使苗木形成冰柱,再逐漸融化,即可解除凍害。
在苗木生長期內,要本著“少量多次”的原則,定時定量澆水,尤其在氣候干旱時,不可澆“跑馬水”。機械澆水要用大壓力、細噴頭、快速閥門,以防止水流沖苗。苗木出齊后,要及時進行松土除草,以免雜草爭水肥,促進苗木生長。為了防止日灼,可采用電接點水銀溫度計,連接日灼報警器,把溫度計調到36℃,當地表溫度達36℃時報警,應立即澆水降溫。
在防治病蟲害方面,采取調節生態環境、制約病蟲害蔓延的方法,除了進行種子消毒之外,平時嚴防將非傳染性生態因子引起的災害誤認為是病原菌的傳染;對侵染性病害又以調節水、肥、氣、熱、光等生態因子加以解決,防止化學藥劑污染環境,這樣可使苗木發育良好,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