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云杉芽銹病是我國北方林區新發現的病害,在大小興安嶺的天然林區中有報道,國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和瑞典等國家,危害白云杉、黑云杉和歐洲云杉,為害苗木、幼樹和大樹的頂芽和側芽,嚴重影響苗木質量和人工林的正常生長。
癥狀5月下旬新葉開始生長時顯癥。在同時期內,病芽比健康芽生長的快而長,但不久又停止生長。從病芽長出的病葉初為灰白色,漸變黃色或紫紅色.病葉腫大成圓形,長度僅9mm左右,不足健康葉的一半,新生病枝最長為6.5cm。新抽出的病枝葉似一朵花,常被誤認為云杉球果。在病葉的尖端開始生長稍突起的小黑點,為病原菌的性孢子器。逐漸向下部擴展生出性孢子器。隨后生出桔黃色長條狀小疙,為病菌的春孢子器,在葉的內側多呈雙行排列,在葉的外側呈單行排列。春孢子成熟后、破囊散發出許多黃色粉狀春孢子,在病葉上留下很短的白色膜狀包被。病芽很快枯死,干縮成黑色。頂芽愛害后,苗木呈分權狀。連年受害后則成叢枝狀。
病原ChrysomyxaworoniniiTranz.稱伏魯寧金銹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病原菌的性孢子器多生在葉的中上部。葉基部很少,大小為10.0-17.5μm×10.0-14.0μm。性孢子無色,圓形或橢圓形,1.0-1.2μm×3.0-3.5μm。春孢子單胞,黃色,橢圓形或圓形,串生,表面有疣,大小為19.5-46.9μm×13.7-38.5μm。
發病特點病菌以菌絲在病芽內越冬,5月下旬開始發病。隨著病葉的生長產生性孢子器,后生春孢子囊和春孢子、春孢子在6月初開始放散,6月中、下旬病枝芽開始枯死。發病期僅30d左右。在林冠下的苗木和幼樹比沒有遮陰的發病率高,陰坡的大樹比陽坡發病率高。就一株樹而言。多數情況下是陰面枝條頂芽發病率高。6月中、下旬病枝芽枯死,發病期僅30天左右。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造林時,選擇可疑寄主少的地塊造林;在苗圃內,5月下旬檢查苗木是否染病,一旦發現病害,剪掉病枝芽,裝入塑料袋內、帶到圃地外深埋或燒掉,防止春孢子擴散。
(2)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向苗木噴灑75%百菌清600-1000倍液或敵銹鈉500倍液防治。
常用藥劑百菌清、敵銹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