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多年來,受較好價格的影響,綠豆種植面積普遍增加。尤其以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每年種植面積均達萬畝以上,歷史悠久,品質優(yōu)良是吉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綠豆主產區(qū),也是吉林省重要的綠豆出口生產基地,生產的綠豆以籽粒大,顆粒飽滿,色澤明亮,鮮綠,無雜色,無污染,蛋白質含量高而著稱,以“白城綠豆”品牌為代表,頗受國內外市場的青睞。
但是,隨著面積的擴大,連年的種植,重迎茬面積顯著增加,重茬和迎茬的綠豆病蟲害加劇,產量和品質明顯降低,根腐病、病毒病、菌核病、白粉病、葉斑病、銹病和蚜蟲、蠐螬等發(fā)生比較嚴重。千粒重降低、病粒、秕粒增加,品質下降。
對于綠豆重迎茬減產的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論,由于氣候、降雨、土壤、耕作等各種因素不同,減產原因也不相同,概括歸納為以下原因。
1.病害加劇
綠豆種植頭一年病害較輕產量較高、品質好、隨著種植年月的增加,近幾年苗期的根腐病、病毒病、葉斑病和蚜蟲等病蟲害危害加重,造成傳染性病蟲害連年發(fā)生。根據有關資料介紹,認為是多年連作病菌積累的緣故。
2.營養(yǎng)失調
連年種植豆類,每年吸收同樣的養(yǎng)分,從而引起對土壤營養(yǎng)元素單一過度消耗,雖說綠豆耐瘠薄土壤,但從營養(yǎng)學方面來說,農作物生產一定量的干物質,需要吸收定量比例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缺一不可。
3.土壤板結
綠豆系雙子葉植物,播種、中耕等較單子葉農作物耕作層淺,連年種植勢必造成土壤板結,根系發(fā)育不良。
解決綠豆重迎茬造成減產的問題,應采取以下措施。
1.調整種植結構
在每個生產單位面積上,應保留一定比例的農作物種植面積,例如:綠豆-蓖麻-高粱(玉米)-綠豆、綠豆-芝麻-玉米(高梁)-綠豆等。這樣解決了重迎茬問題,減輕了病蟲害。
2.耕作
對于不能調整的種植結構,需要改變耕作方式,連年種植綠豆的地塊要2~3年秋深翻一次。
3.病蟲害的防治
綠豆病蟲害的防治,需要采取合理輪作,更換品種,增施肥料等綜合措施,下面主要介紹幾種藥劑防治方法。
根腐病:用25%多菌靈拌種,用量為種子量的0.2~0.5%,或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施。
茵核病:發(fā)病初期噴50%多菌靈500~1000倍液。
白粉病:噴灑25%粉銹寧2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
葉斑病:用80%可濕性代森錳鋅4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藥1次,一般噴2~3次可抑制病害擴展。
銹病:發(fā)病初期噴灑50%萎銹靈乳油800~1000倍液,隔7~10天噴1次,或40%敵唑酮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
4.增施肥料
保證充足平衡的營養(yǎng)元素供應,克服綠豆單一過度消耗營養(yǎng),促進綠豆植株健狀生長,增強抗病能力,提高產量而且改善品質。針對綠豆,主要增施磷、鉀肥,適當施氮肥,加施多種微量元素。如果有條件施用農家肥,每畝3~4立方米效果更好。一般每公頃施高磷高鉀的綠豆專用肥4~5袋。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